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系列報道之合肥篇
試點期間,合肥市全面系統地開展水生態文明建設,在“城湖共生、城水共治”的治水理念下,從“水資源保護、水環境治理、水生態修復、水安全保障、水文化彰顯”五個方面,打造生態水利,實現城興水美。3年試點建設,合肥得水之靈性,借水之便利,探索了人、城、水和諧共生的發展路徑和經驗。
試點期間,合肥完成了《實施方案》要求建設任務,并新增3項工程,完成投資144億元。
一、管控兼顧,建立供需平衡的水資源保護體系
合肥在全省率先建立了10個部門聯動考核機制,率先實施重要水功能區全監測、全通報,率先完成農田灌溉水利用系數測算分析工作,率先建成節水型城市和節水型社會示范區,4個“率先”工作使合肥成為全省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的示范標兵。同時按照“山水生活、湖水生產、江水補源”的原則,積極推進駟馬山引江工程、龍河口水庫引水工程、引江濟巢和引江濟淮工程建設,開展灌區節水改造,新建、改建水廠,解決農村飲水問題,建設清溪凈水廠,優化合肥水資源配置。試點期間,合肥完成建設工程5項,完成投資20.85億元。
1、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
依據《實施方案》,試點期間,合肥水資源管理工作以完善水資源監控體系、落實管理責任和考核制度為重點,嚴格用水總量、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區限制納污控制,強化用水需求和用水過程管理,建立健全水資源管理體制機制,完成了《實施方案》要求的目標任務。
2、實施水資源配置工程
合肥積極溝通江河湖泊,實現水資源高效利用,優化水資源配置。試點期間,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積極推進引江濟淮項目的規劃論證與立項批復等,繼續實施淠河灌區引水工程、駟馬山引江西輸工程,保障城市用水。完成龍河口水庫引水工程、巢湖西河上段疏浚工程、舒廬干渠巢湖提水泵站工程等水系連通工程,推進了淠史杭、駟馬山兩個全國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通過強化水廠改造、管網延伸、部分輻射井建設等小型供水工程建設,解決農村飲水安全保障問題。同時合肥新建清溪凈水廠污水再生利用項目,加大了再生水在電廠、綠化、市政雜用、小區景觀和景觀河道的用水比例。
二、截治并進,全面開展水環境治理
試點期間,合肥加大流域內企業廢污水排放治理力度和污水處理廠建設力度,開展城市污水處理及配套管網建設;對重點湖泊和骨干河道及淤積嚴重的城區河道實施清淤等水環境綜合整治,逐步改善骨干河道水環境;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實施環巢湖區域農業結構調整,推廣生態化養殖模式等,有效控制點源、面源污染。試點期間完成投資49.73億元,完成工程建設20項,完成試點期任務。
1、污水收集與處理工程
為改善城區河流水質,保護巢湖水環境,合肥實施了污水處理廠及污水管網建設、雨污分流改造等。試點期完成投資30.01億元,完成工程建設9項。
2、水環境綜合整治工程
試點期間,合肥開展河道水環境整治工程,通過疏浚底泥、護坡護岸、植被建設等,優化水環境,提升河道水質,美化水景觀。完成總投資13.06億元,完成滁河干渠水環境治理及生態修復工程、十五里河綜合治理工程、合肥循環經濟示范園入巢湖支流河道綜合治理工程、三河鎮生態環境綜合整治工程、柘皋河流域水環境治理項目、派河上游河道整治及生態修復工程6項。
試點期完成合肥濱湖新區牛角大圩農村環境連片綜合整治項目、環巢湖集鎮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轉運工程、環巢湖生態農業產業帶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巢湖市農田尾水生態攔截與修復示范區建設項目、環巢湖生態農業產業帶農業結構調整、環巢湖生態農業產業帶農業生產能力提升等6個項目,總投資6.66億元。
三、以養滋護,實施水生態保護與修復措施
合肥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以改善巢湖水質,保障城鎮供水安全為目標,圍繞巢湖水生態修復與水質改善、中心城區生態補水及董鋪、大房郢水庫水源地保護開展工程建設。根據《實施方案》,試點期,合肥實施環湖河道生態修復,建設河道濕地;開展水源保護區搬遷改造、水庫水源保護區生態修復、清潔小流域治理等,保護水庫水源地水質。試點期完成投資41.22億元,完成試點期任務。
1、巢湖水生態保護與修復
合肥積極開展入湖河道的底泥清淤、生態護岸、濕地恢復重建等工程,試點期間,完成巢湖污染底泥疏挖及處置四期工程、合肥巢湖沿岸水環境治理及生態修復工程、烔煬河濕地建設工程項目、三河鎮三汊河生態濕地建設項目、環巢湖沿岸(大張圩)生態修復工程、王咀湖生態濕地建設工程、柏堰湖生態濕地建設工程、合肥循環經濟示范園人工濕地項目一期工程、肥東縣環巢湖地區礦山治理修復項目等9個項目,總投資14.65億元。
2、水庫水源地保護與修復
董鋪、大房郢水庫是國家首批重要飲用水水源地,試點期,完成水源保護區搬遷改造項目、大楊鎮董鋪、大房郢水庫水源地保護區(小錢郢)拆遷復建點、三十崗董鋪、大房郢水庫水源地保護區(集鎮)拆遷復建點、大房郢水庫水源保護區生態修復及濕地一期工程、董鋪水庫水源保護區生態濕地一期工程、董鋪水庫東瞿、袁灣河清潔小流域治理、合肥廬陽區四里河生態修復工程、叉西渠生態濕地公園等8個項目,總投資26.57億元,超額完成任務。
四、行蓄統籌,構建水安全保障體系
按照城市發展需要,合肥須完善防洪排澇體系。2016年,合肥市中心城區防洪標準達到100年一遇,南淝河、派河等重要河流防洪標準基本達到50~100年一遇,80%以上的重點病險水庫除險加固任務能夠完成。試點期間,合肥完成投資28.4億元,完成建設工程6項。
1、防洪排澇工程
合肥開展了南淝河、派河、店埠河等河道綜合整治工程,試點完成南淝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二期、南淝河下游河道整治工程、派河中下游河道綜合治理工程、店埠河升級改造工程等4個項目,總投資25.8億元。
實施城市內澇治理二期工程,對城區榮城花園、北二環桃花立交積澇點進行綜合治理。試點期投資1.3億元,工程已完工。
2、病險水庫、水閘除險加固
實施中型水庫除險加固6座,分別為:霍集、紅旗、羅集、陶老壩、袁河西、杜集水庫。實施裕溪閘等七座大中型水閘除險加固工程,除險加固內容為:閘室部分拆除重建,新建樞紐建筑物,新建或維修管理房及道路等附屬設施。工程已完工,完成投資1.3億元。
五、景文兼具,彰顯精彩的濱水文化
合肥將水景觀與自然河湖生態、旅游、城市建設相結合,工程建設與展示水文化內涵相結合,打造集人文性、參與性、休閑性于一體的靚麗的濱水文化景觀。試點期間,合肥開展了濱湖濕地森林公園二期(已獲水利部批準:國家級濱湖水利風景區)、牛角大圩生態示范旅游景區、環城公園綠道完善及景觀提升等6項景觀文化工程建設,完成投資3.13億元。
利用“進機關、進企業、進學校、進農村、進社區、進公共場所”的“六進”活動大力開展水生態文明宣傳,央視《新聞聯播》、央視財經頻道等媒體專題報道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的先進典型,編制了《淝水之濱走向大湖名城-合肥市水文化宣傳教育讀本》弘揚水文化,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氛圍已經形成。
六、結語
大湖名城,水色生香。水生態文明城市建設試點期間,合肥獨特的人文特色和生態特質的創意文化名片正逐步擴大生態文明圈的視眼,3年試點建設,巢湖已成為景色秀美的生態之湖、傳承歷史的人文之湖、走向世界的融合之湖。合肥實現了水暢、岸綠、景美、城榮的水生態文明建設格局。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高臺縣新壩鎮中心衛生院紅崖子分院多措并舉積極推動醫共體建設工作2022-01-16
- 福田人:先核酸再買藥!這39類藥品需到定點藥房購買2022-01-16
- 馬術運動拓開鄉鎮農牧民致富路2022-01-16
- 城東湖街道向先進社區“看齊”2022-01-16
- 在巍巍長城間守望(青春日記)2022-01-16
- 注意!福州市中心這條路出行有變2022-01-16
- 市政協委員建議推動出臺《重慶市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高質量集聚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022-01-15
- 噴灑消毒劑2.9噸!鶴壁鶴山區對城區公共場所集中消殺2022-01-15
- 大慶兩會看檢察 | 漫看大慶檢察“高光”時刻(一)2022-01-15
- @所有焦作人 坐火車不用再帶身份證了2022-01-15
- 從警前VS從警后,一同追憶那段“芳華”!2022-01-15
- 速看!福州這個路段出行有變2022-01-15
- 【長三角日報】紹興原市委書記馬衛光,任杭州市政協黨組書記2022-01-15
- 西安市新城區發布關于在外人員返鄉有關事項的通告2022-01-15
- 大幅提速!長春中院首次適用二審民事案件獨任制審判2022-01-15
- 天津津南檢察:“既要抓好防疫,也要辦好案件”2022-01-15
- 豫警文苑丨黑夜卡口,藏著最深的愛和最亮的光2022-01-15
- 全省法院實現訴訟費繳退費“線上辦” 傳統線下繳退費功能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響西安部分區縣蔬菜滯銷,亟需各方助力解決2022-01-15
- 恩施州6個重大交通運輸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32億元2022-01-15
- 【15號用】3崗招聘若干人!45歲以下可報!五險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國際科技合作助推湖南優勢領域提升國際競爭力2022-01-15
- 延安城區新增車位3100個 有效破解停車難2022-01-15
- 鴻星爾克入選2021年“誠信之星”!2022-01-15
- 菏澤農商行新興支行開展包片行政村信貸產品推介活動2022-01-15
- 鞏義市:黨員“雙報到”進社區 為民服務“不打烊”2022-01-15
- 廣東珠海1月15日新報告1例本土確診病例2022-01-15
- 大降價!阜陽即將啟動2022-01-15
- 北京專報丨國家衛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續發展,西安疫情進入收尾階段2022-01-15
- 陜西對符合解除隔離條件人員 落實后續7天居家健康監測措施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