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憨爸”趙昊翔帶娃腦洞大

原標題:他只是老爸,不是老師

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優秀案例,居然是他編的

來看看硅谷“憨爸”帶娃的腦洞有多大

憨爸和憨憨。

在硅谷一家知名IT公司里,趙昊翔是技術經理。格子襯衫、牛仔褲、球鞋,背了十來年的舊雙肩包里裝著最新款的電腦,標準程序員打扮。

下班后,他的“職業”是兩個娃的老爸,不光在輔導學習上很有一手,也是娃們的最佳游戲伙伴。陪娃空當,他還開了個公眾號“憨爸在美國”,在國內的老父親老母親中非常有人氣。在養娃的過程中,他萌生了很多想法,創造力、行動力超強的他搗鼓出了很多和教育相關的作品。

看出來了吧,憨爸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斜杠青年”,讓孩子們、媽媽們艷羨,希望“團購”的“別人家的完美老爸”。

今年11月初,憨爸收到了一封郵件,是中國教育學會發來的獲獎通知——“您的投稿案例已被錄用為今年中小學人工智能教育優秀案例。”

在這次獲獎之前,他其實已經成功“跨界”教育多次,出版了思維導圖、數學思維圖書,開發了Scratch編程課、機器人入門課程,最近,他和知名出版社DK聯合開發的百科類圖書也在預售中了。

不少教輔教材太功利

憨爸仍記得二十多天前,收到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教育信息技術專業委員會發來獲獎郵件那刻的激動。當時,他故作鎮定地把獲獎通知給老婆看,憨媽激動地叫了起來。

“當時我靦腆一笑,表面上很平靜。但當天夜里,我反反復復把獲獎信件看了好幾遍,這幸福來得有點突然!”憨爸說,作為一個教育界“編外人士”,獲得官方認可,內心狂喜。

這要從今年10月初,憨爸在國內參加的一個論壇和研討會說起。會上的教育專家看到他帶的一套《超強數學思維課》后眼前一亮:“教材竟然可以這么寫,很有新意啊,比傳統教材有趣!”

有位專家告訴憨爸,我國的中小學人工智能課程正在征集課程案例,他可以嘗試寫寫相關的課程案例。

“能為中國的教育事業出一份力,一直是我的夢想!”憨爸是江蘇揚州人,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后,在一家外企工作,2012年,因為工作調動去的硅谷。

開始寫公眾號,是因為兒子在美國上學,所以他想把在美國接觸到的一些好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分享給國內的家長。這些年里,他認識了很多家長朋友,也見到了太多家長的焦慮與茫然。

憨爸說,這些年在美國,深切體會到中美家長在孩子教育上的不同。就拿上興趣班來說吧,“中國家長的功利心更強一些,所以在學科上投入比較多,比如數學興趣班,主要是來自中國和印度的孩子在讀。參加數學競賽,也主要是印度和中國孩子的天下。美國家長的功利心沒那么強,玩玩就好,因此他們的興趣班有很多足球、籃球的。”

另外,他發現,中國家長給娃報的興趣班以“單打獨斗”為主,也就是“拼個人”,就算參加體育活動,也是選擇游泳、羽毛球、乒乓球、網球等等講究個人能力、水平的。但美國家長喜歡讓娃參加團體活動,比如辯論、社團、公益等等,都是集體活動。

他還發現,“國內很多市場上的教材、教輔寫得異常功利,直接把孩子當成刷題機器。”憨爸告訴錢報記者,“我從事計算機編程20年了,這次征集就是個機會。如果案例被錄取了,還可以為中國孩子的快樂學習、為減輕家長的焦慮出一份力。”

讓孩子在游戲中學習

有了想法,憨爸迅速付諸行動——一個月內,他就研讀了8本人工智能教學書籍,看了幾十個相關視頻,卻發現給自己挖了一個大坑:他對課程案例一竅不通。跟孩子講人工智能的符號主義、連接主義、行為主義?講深度學習、神經網絡?沒有強大的數學基礎,和娃講人工智能不是天方夜譚嗎?

憨爸到處找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等頂尖大學的相關著作看,希望從中找到靈感。“后來終于找到了一個方向,我覺得可以從做游戲的角度來教孩子!”

在初級課中,憨爸做了一個“貓和狗的智能識別平臺”,如果你抱著家里的貓或者狗給電腦看看,它會準確地告訴你:這是貓(狗)!

機器怎么能做到呢?

憨爸介紹,先上傳幾十張貓和狗的照片,讓機器學習貓和狗的樣子,再通過電腦的攝像頭,給機器看貓或者狗(實物或者照片都可以)。接著,你就能見證神奇的一刻!機器通過之前的學習,能夠自動判斷鏡頭前的動物是貓還是狗!

“通過這個簡單的小程序,就能教孩子理解機器學習的本質——通過大量的數據讓電腦自己去學習。案例里放了很多這樣的活動,讓孩子在一個個游戲中學習人工智能,看起來與傳統教學方式有那么一點不同!”

整個課程案例,花了憨爸近一個月。最讓憨爸開心的是,入選的優秀人工智能教育案例,將來在國家的教材中會予以引用或者借鑒。

他也推薦了國外教孩子學習人工智能最著名的一個平臺:https://machinelearningforkids.co.uk/。他說,“給孩子看的人工智能書籍很少,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人工智能》這本書還不錯,也是上海小學的人工智能教材。”

靈感來自于“帶娃”

白天工作,晚上帶娃、寫公眾號、搗鼓創作,每一項,“斜杠青年”憨爸都完成得很好。有什么秘訣?

憨爸說,曾經的自己,也得過且過。“考研前3個月,外婆得了重病,她在病床上問我研究生能考上嗎?我含著淚拼命點頭。”接下去的三個月,他每天晚上都在教室里苦學到關燈趕人,清晨五六點就爬起來學習,如愿考上了研究生,還是專業的前三名。

他做事情喜歡專注,每天下班回家,先陪兩個娃到晚上九點,等娃們都睡了,他再做自己的事情,每天凌晨0點、1點才睡覺,早上7點前就起來,把別人看電視、休息的時間都用上了。

不管是寫公眾號還是自己開發教育類項目,憨爸的靈感都來自于“帶娃”。

比如兒子刷牙不認真,他和朋友一起DIY牙刷,還設計了一個游戲,讓游戲里的小人引導娃仔細刷牙。

比如為了輔導兒子,他研究起樂高,后來干脆參加了美國樂高專家的培訓,還拿到了證書。前段時間,他就帶了一幫孩子組隊參加了美國的機器人比賽。

有一年春節,憨爸花了12個小時,設計了一個尋寶游戲,把尋找寶藏、密室逃脫和中國的傳統春節完美結合起來。游戲里各種高能設置——密碼破解、邏輯推理、模仿《偷天陷阱》里的“紅外線”障礙,并加上自動感應器,娃們玩得特別帶勁。

這幾年來,憨爸開發了各種各樣的產品,個個“腦洞大開”,不光自己娃用得開心,別人家的娃也紛紛投入他的“懷抱”。

前段時間,他和DK聯合開發了Scratch編程課。有國內家長告訴他,他們發明了一種“雙師”模式,家長組織12個孩子一起學他的編程課,用投影儀加音箱把課程放出來,孩子們一起聽課程講解,旁邊還有幾個爸爸志愿者隨時幫孩子們答疑解惑,孩子們學得很開心,效果也很好。

“我看了家長發給我的照片后特別感動,這就是我寫書、做課程的意義,用最少的成本給大眾普及最好的教育。”憨爸覺得,最好的教育在家庭,只有把家長們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孩子學習才會更有激情和效率。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