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環衛“黑科技”一一亮相

智能廁衛系統、無人清掃機器人……

快來看看成都環衛有哪些“黑科技”

地埋式果屑箱、智能廁衛系統、無人清掃機器人……10月20日,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從成都市城管委獲悉,10月17日,成都市城管委組織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行業專家組成評審小組,對全市環衛行業管理單位和環衛企業“環衛管理創新示范”項目開展評審工作,在評審中,許多成都環衛“黑科技”,一一亮相。

埋在地下的果屑箱

你見過埋在地下的果屑箱嗎?成都寬窄巷子客流量大,產生的垃圾自然也多,果屑箱容易爆滿,污染地面,影響環境。對此,這里使用了創新的地埋式果屑箱。

與以往傳統的開放式果屑箱不同,地埋式果屑箱采用全密閉形式,分為地上、地下兩部分:地上部分為60L密閉投料器,地下部分為440L垃圾箱。“市民可通過踩壓外部踏板,打開蓋板投放垃圾,垃圾落入地面下大容量垃圾箱內,箱內容量滿后會自動后臺預警,環衛保潔公司接到預警信息后,及時將垃圾進行清運。”工作人員介紹。

電動高壓水車清洗力強

在武侯區中環路與鷺島路交叉路口,高效協作的小型機械正在作業。

根據道路寬度,靈活選用“雙機作業”或“三機作業”模式,即用1臺或2臺小型電動高壓水車清洗人行道垃圾和輔道垃圾,將人行道垃圾沖到輔道邊溝,掃地車緊隨其后沿邊溝清掃;在復雜路段,工作人員先將人行道垃圾掃入機械可清掃的邊溝,掃地車再沿邊溝進行道路清掃。

“小型電動燃油式高壓水車由電動驅動、燃油作業,體積小、易操控,可快速沖洗慢車道、輔道、人行道的積泥、積塵……”武侯區工作人員表示:“小型環衛車輛的使用,不僅降低了環衛工人的勞動強度,減少安全生產事故,提高機械化清掃率,也實現了環衛隊伍年輕化、專業化、技能化。”

無人清掃機器人引圍觀

無人駕駛、自動清掃、遇人停下,在新都區疊秀路962號音樂百花谷旁,正在作業的無人環衛清掃機器人設備引得眾人圍觀。該機器人與傳統大型垃圾清掃車相比,新增定位、感知、預測和規劃控制技術,可以在無人駕駛的狀態下安全、高效地進行環衛作業。

“該設備可以全天候24小時進行路面清潔工作,解決作業時間相對固定及作業頻率不高的問題。”工作人員介紹,“經實地測算,一套此設備可以替代10個環衛工人的全天保潔作業量,既降低了環衛作業工人數量和勞動強度,又提高了環衛作業工人安全系數,而且還可節省運營成本。”(記者 陳靜 實習生 劉柯辰)

關鍵詞: 成都環衛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