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某德云社演員有車有房,卻通過水滴籌籌款百萬,引發社會熱議。經歷過屢屢出現的網絡詐捐事件的洗禮,很多人都學會了對募捐鏈接視而不見。成都商報-紅星新聞日前又接到了一起關于網絡募捐的投訴。
家住重慶象嶼兩江公園小區的王女士稱,小區蔬菜店女主人新開了一家餐廳,轉讓費數十萬元,還買了新車,并在打聽昂貴的私立幼兒園。此外蔬菜店女主人同樣是小區業主。而這家人年初遭遇車禍,在水滴籌上募捐了16萬余元。王女士認為,這家人在水滴籌上隱瞞了資產情況,有詐捐的嫌疑。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聯系上了幾位捐款的小區業主,當事人代女士和她的哥哥代先生,以及水滴籌相關負責人,請他們分別講述事件的來龍去脈。
事件起因
一家三人遭遇車禍 水滴籌籌款16萬余元
去年12月底,代女士的丈夫向先生和她60多歲的公公、婆婆一同參加了她奶奶的葬禮,在返回重慶的途中,丈夫一家三口遭遇了嚴重的車禍。
事發當晚,丈夫肋骨十多處骨折,公公除了肋骨骨折還有大腿骨骨折,婆婆下顎骨折,顱內出血,顱骨多處骨折。醫生讓代女士準備至少30萬元。
高昂的醫療費用讓這個靠販賣蔬菜為生的家庭陷入窘境。醫療保險不能報銷交通事故,由于事故責任在自身,又沒有購買商業保險,只能自己承擔所有費用。向娘家借了10萬元后,代女士借遍親朋好友仍然不夠,最終在水滴籌上發起了大病籌款。象嶼兩江公園小區的業主們看到籌款鏈接,紛紛慷慨解囊。
按照水滴籌平臺的要求,代女士作為項目發起人,從丈夫的角度填寫提交了身份證、與發起人的關系證明、收款銀行卡實名校驗等信息,并在增信補充一欄寫道:無房產、無車產、有醫保、無商業重疾保險、無家庭金融資產,家庭年收入為5萬元,并承諾:“所提交的文字與圖片資料完整真實,無任何虛構事實及隱瞞真相的情況,如有不實,發起人愿意承擔全部法律責任。”
水滴籌平臺則在用戶協議中聲明:“個人大病求助不屬于慈善募捐,信息的真實性由發起人、求助人自行負責,贈與人需要獨立審慎判斷,作出是否贈與的決定。”
1月9日,為繳納手術費用和后續的康復治療費用,代女士從水滴籌提現成功,收款人為丈夫,共籌款164846.11元。公公后期出現血栓和大出血,共經歷4次手術,婆婆搶救后在ICU躺了一周,代女士支付了23萬余元的醫療費用。出院后,一家人開始了藥罐子生活,這又是一筆額外的開支。
誠信問題的交鋒
捐款者質疑
盤下一家港式茶餐廳
名下有房產又買新車
9個月后,小區業主李女士發現,代女士在業主群里為自家新開業的品粵坊港式茶餐廳打廣告。李女士搜索大眾點評發現,這家餐廳位于愛琴海購物公園,餐廳轉讓費估計需要數十萬元,詢問鄰居后還發現代女士不僅同樣是象嶼兩江公園小區的業主,近期還換了新車,甚至聽說她在咨詢昂貴的私立幼兒園。
深感善心被消費,李女士一氣之下在重慶購物狂論壇上發帖《所有的套路都不如你》,講述自己的經歷和感想。該帖在論壇被置頂,看到帖子的小區業主們炸開了鍋,在群里聲討代女士一家,還在餐廳的大眾點評評論區留言,質問餐廳資金的來源。
作為蔬菜店的常客,李女士告訴記者,小區居民對這家人的印象是和氣、相處愉快、買菜送蔥……生計全賴販賣蔬菜。
“大家都認為這家的經濟條件非常普通,遇上這么嚴重的車禍,在水滴籌上募捐合情合理,很多人都捐了錢。但這是建立在他家確實缺錢的前提下。”李女士認為,代女士有房產,這與水滴籌上的內容不符,而捐款人都是基于水滴籌上的描述捐款。“她在水滴籌上隱瞞了資產情況,這屬于欺詐!籌款的前提是自己先竭盡全力,在有房產、還能開餐廳的情況下,我認為對方并不需要社會救助。這種行為是在消費大家的善良,毀滅同情心。”
不少業主表示,水滴籌只審核了病情的真實性,資產審核環節存在疏漏,公眾無法辨別真偽,對互聯網捐款的信任度大幅下降。小區業主張先生自稱做過生意,對代女士一家的資產情況提出質疑:“我相信他們籌的錢都花在了醫藥費上,但愛琴海的餐廳,轉讓費、租金、水電、人工……手里沒有幾十萬根本沒底氣去接。還要加上家里的正常開支、資金流轉。”有業主聯系上了餐廳的前任老板,對方稱餐廳已經轉讓給蔬菜供貨商,轉讓費用為20萬元,并用之前未結的菜錢作為部分抵扣。記者發現,在代女士提出訴諸法律后,重慶購物狂論壇上的相關帖子已經被刪除。
受捐人回應
情況緊急 賣房來不及
家里的情況符合社會救助條件
10月17日下午,哥哥代先生向記者表示,帖子的內容并不屬實,妹妹當時家里的情況符合水滴籌大病募捐的條件。而車禍過后已經9個月,家里足以籌措出開始新生活的資金。他從娘家的角度向記者解釋了資產等問題。
首先是矛盾的焦點——房產。他表示,“我開過精品店、網吧,在鄉下修過房子,趕上房產紅利時期掙了些錢。在還沒有賭博欠債之前,家里給妹妹現在的房子付了首付款,這是妹妹的婚前財產,后續的按揭款由妹妹自己承擔。”他強調,“妹妹的房產是按揭的,而且一時半會兒賣不掉,無法及時籌措資金。”
第二是娘家的經濟能力。代先生表示,隨著他賭博欠債100多萬元,家里的經濟條件一落千丈,“不僅掏空了父母的存款,至今仍欠債30多萬元,每月還有高額的欠款利息,家庭周轉資金從未超過5000元。”車禍發生時,代先生家在鄉下有兩套小產權房,分別為底樓和頂樓,不僅不好賣,而且賣不起價。此后家里成功賣掉了這兩套小產權房,房款主要用于替他還債。“我媽從中挪了一部分借給妹妹做生意。”
第三是醫療費用。代先生保證,從水滴籌上獲得的捐款全部用于醫療,沒有剩余。“車禍的醫藥費總計超過25萬元,還有后續的治療費用,妹妹保留了醫院的收費單據,經得起檢查。”支付醫療費用的資金主要由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奶奶葬禮收到的份子錢,其余就是社會捐款。“年初奶奶去世,收了12.6萬元的份子錢。妹夫一家回重慶的路上遭遇車禍,給了妹妹10萬元的醫療費,剩余的錢是喪葬費用和其他開銷。”
第四是餐廳的資金來源。代先生解釋說,蔬菜生意越來越不好做了,妹妹就盤下了這家餐廳。餐廳目前只繳納了5萬元定金,其中超過3萬元是餐廳的蔬菜錢,后續的轉讓費在慢慢支付;向娘家借了5萬元付房租,這才能辦理工商執照;員工的薪酬下個月再支付……
最后是新車。代先生告訴記者,出院后菜店重新開業,之前的車已經在車禍中報廢。“為運輸蔬菜,我爸借錢出首付,買了一輛長安鈴木,按揭款是妹妹家自己付。車在我爸的名下。”
10月19日晚上8點半,當事人代女士向記者表示,“最近兩個月,小區附近新增了兩家果蔬超市。原本這條街就有3家菜店和一個綜合超市,競爭更加激烈。車禍基本把我家掏空了,爸媽還在吃藥,一家五口還有個1歲多的奶娃兒,入不敷出,我們不能光靠一家蔬菜店,必須另找出路。”
對于哥哥的說法,代女士表示沒有什么問題。她補充說明了關于私立幼兒園的傳言,“我娃在2018年9月23日出生,才一歲多,之前咨詢幼兒園是為了應聘,眾所周知,我之前是幼教。”
代女士承認自己確實是象嶼兩江公園小區的業主,一家五口人住在這個51平方米的房子里。但房產是她的婚前財產,而水滴籌上的資料是從丈夫的角度填寫的,他的名下確實無房無車。對于業主群里提出她應該賣房籌款,代女士表示,“病情不等人,房子不是想賣就能賣出去的,而做二次抵押,銀行流程也等不及。”
水滴籌平臺
村委會出具了加蓋公章的書面證明
目前平臺仍在調查核實中
水滴籌相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水滴籌是為陷入困境的大病患者提供個人大病求助信息發布服務的互聯網平臺。平臺會要求發起人提交患者身份證明、病情證明等相關證明材料,進行審核并向所有贈與人進行公示。同時,平臺還會要求發起人公示患者家庭經濟情況、醫療保險情況、商業保險情況等盡可能全面的信息,并根據社交網絡驗證、第三方數據驗證等手段識別風險,進行進一步核實,比如要求患者熟人的舉報證實,要求發起人出具村(居)委會、車管所、房管局等官方機構提供的書面證明。只有提交所有平臺要求的材料,并經過社交網絡驗證,所有贈與人無異議后,發起人才可以申請提現,其申請提現的相關信息會向贈與人進行24小時公示,在贈與人無異議的前提下,平臺才會打款。
在這個項目的審核過程中,村委會出具了加蓋公章的書面證明,證明“該家庭無固定收入,靠向先生(丈夫)做小菜生意維持家庭開支,妻子在家照顧三個月大的小孩,家庭無其他特殊經濟來源,現居住于重慶市渝北區,老家有土房2間,無車輛。此次交通事故已造成家庭醫療費用支出15萬余元,后續治療費用估計還需20萬元。情況屬實”。
村委會書面證明向所有用戶公示,未有用戶提出質疑。其后,發起人因“父母明天手術,醫院催繳費用”申請提現,經向贈與人公示24小時無異議后,平臺打款用于患者治療。
10月17日,平臺接到用戶舉報后立即啟動核查,線上風控專員第一時間與質疑人溝通了解相關信息,并聯系發起人確認患者病情進展、治療花費、家庭經濟情況等最新信息,督促發起人當天更新并公示了最新的治療花費票據,共計25萬余元;平臺線下風控專員也趕往現場進行實地調查,與品粵坊餐廳原老板等相關人當面核實。
目前平臺仍在調查核實中,若證實發起人存在虛假、偽造、隱瞞行為,平臺將啟動法律程序捍衛愛心人士的善行善舉。
法律觀點的碰撞
A
這個案例并不屬于“詐捐”
法典律師事務所周三明律師向記者表示,這個案例并不屬于“詐捐”。大家通常所說的“詐捐”在法律意義上屬于“詐騙”,指的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
2016年9月1日,我國首部《慈善法》正式頒布實施,網絡募捐有了一定的法律依據,但《慈善法》對非法募捐、挪用善款、信息未公開等問題沒有具體、針對性的落實舉措。
《慈善法》明確規定,能夠進行募捐的主體,應當是取得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不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組織或個人基于慈善目的可與具有資格的慈善組織合作。目前很多沒有募捐主體資格的個人或組織在互聯網平臺上發布虛假信息,進行詐捐或騙捐。
本案例中,自然人通過水滴籌等網絡平臺募捐,本質上屬于個人求助。如果對方的房屋有產權,那么當初隱瞞了這個事實就屬于隱匿資產。個人求助如果存在隱匿資產的行為,可能存在欺騙的行為,但并未構成欺詐,更多是個人誠信問題。
周三明律師指出,平臺在審核機制上存在一定問題。
本案例中,發起人填寫的是無資產,平臺是如何審查的?是程序性的審查還是進行了實體性的審查?盡管平臺在用戶協議中明確了平臺、受捐人、捐款人三方的權利和義務,規避了法律風險,但平臺對社會不特定公眾發布涉及金融的信息,應負有責任維護秩序。
如果平臺只是程序性審查,不對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負責,那么發布的信息就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誘導性或誤導性。
捐贈者、平臺、受捐者三方都有義務保證信息的真實可靠。受捐者發布信息要誠信;平臺方的第一要務是通過審核進一步確保信息的真實完整;基于對平臺的信任,捐贈者在處置自己的財產進行捐贈時,也有義務考慮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此外,對于捐款人在社交平臺上發帖,周三明律師表示,如果內容沒有夸大或編造,客觀真實,且未對人物進行貶損,那么就算用詞犀利甚至相對激烈,也未侵犯對方的個人隱私和名譽。
B
視其金額在民事或刑事上可能構成欺詐
泰和泰律師事務所江露仙律師向指出,代女士稱她是從丈夫的角度披露資產信息,而房產在她的名下,屬于婚前財產,因此未披露。這種做法是否合理,要看水滴籌款平臺的征信披露要求。如果平臺只要求披露收款人(患者)的資產信息,那么代女士的做法嚴格意義上說并沒有問題。如果平臺要求披露的是家庭資產信息,那么代女士的婚前財產也應當披露。
《婚姻法》第十八條規定,為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不因婚姻關系的延續而轉化為夫妻共同財產,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歸屬一方的個人財產由財產歸屬一方進行管理和處分。
代女士的房產為結婚前父親贈與,如果取得日期(以房產證為準)在結婚登記日之前,則為婚前財產。婚后共同還貸的行為不能造成房產所有權的變更,只能產生債權債務的法律關系。
因此代女士有獨自處置自己的婚前財產的權力。但是《婚姻法》第二十條也明確規定“夫妻有互相扶養的義務。”夫妻扶養是指夫妻之間經濟上供養和生活上扶助的法定權利和義務。夫妻扶養費用屬于婚姻日常生活所需,理應由夫妻共同財產支付,當夫妻無共同財產或者夫妻共同財產不足以支付扶養費用時,應由扶養義務人以其個人財產負擔扶養義務。
夫妻扶養義務的范圍包括當夫妻一方生病時,另一方必須給予照顧或者送院治療,承擔相應的醫療和護理費用。可以看出,代女士有義務將自己的婚前財產用于支付丈夫的醫護費用。不過從法律層面,兒媳對公婆沒有贍養義務。
江露仙律師總結認為,如果水滴籌平臺要求披露的是家庭資產,那么代女士在未披露婚前財產的情況下,向公眾募集用于丈夫醫療的資金,視其金額在民事或刑事上可能構成欺詐。(記者 吳丹若 袁野)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高臺縣新壩鎮中心衛生院紅崖子分院多措并舉積極推動醫共體建設工作2022-01-16
- 福田人:先核酸再買藥!這39類藥品需到定點藥房購買2022-01-16
- 馬術運動拓開鄉鎮農牧民致富路2022-01-16
- 城東湖街道向先進社區“看齊”2022-01-16
- 在巍巍長城間守望(青春日記)2022-01-16
- 注意!福州市中心這條路出行有變2022-01-16
- 市政協委員建議推動出臺《重慶市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高質量集聚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022-01-15
- 噴灑消毒劑2.9噸!鶴壁鶴山區對城區公共場所集中消殺2022-01-15
- 大慶兩會看檢察 | 漫看大慶檢察“高光”時刻(一)2022-01-15
- @所有焦作人 坐火車不用再帶身份證了2022-01-15
- 從警前VS從警后,一同追憶那段“芳華”!2022-01-15
- 速看!福州這個路段出行有變2022-01-15
- 【長三角日報】紹興原市委書記馬衛光,任杭州市政協黨組書記2022-01-15
- 西安市新城區發布關于在外人員返鄉有關事項的通告2022-01-15
- 大幅提速!長春中院首次適用二審民事案件獨任制審判2022-01-15
- 天津津南檢察:“既要抓好防疫,也要辦好案件”2022-01-15
- 豫警文苑丨黑夜卡口,藏著最深的愛和最亮的光2022-01-15
- 全省法院實現訴訟費繳退費“線上辦” 傳統線下繳退費功能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響西安部分區縣蔬菜滯銷,亟需各方助力解決2022-01-15
- 恩施州6個重大交通運輸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32億元2022-01-15
- 【15號用】3崗招聘若干人!45歲以下可報!五險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國際科技合作助推湖南優勢領域提升國際競爭力2022-01-15
- 延安城區新增車位3100個 有效破解停車難2022-01-15
- 鴻星爾克入選2021年“誠信之星”!2022-01-15
- 菏澤農商行新興支行開展包片行政村信貸產品推介活動2022-01-15
- 鞏義市:黨員“雙報到”進社區 為民服務“不打烊”2022-01-15
- 廣東珠海1月15日新報告1例本土確診病例2022-01-15
- 大降價!阜陽即將啟動2022-01-15
- 北京專報丨國家衛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續發展,西安疫情進入收尾階段2022-01-15
- 陜西對符合解除隔離條件人員 落實后續7天居家健康監測措施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