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王山富起來了

33歲的高云以前沒有想過,自己會在家門口這座荒了多年的龍王山上種滿板栗樹。

高云家門口的龍王山,地處烏蒙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的云南昭通市鎮雄縣潑機鎮。由于交通不便,土壤貧瘠,加之1700多米的海拔,這里的許多群眾生活困難,貧困程度深。

“再也不回來了。”18歲那年,高云考上了大學,面對“開門就是山,喝水靠車拉”的家鄉,他下定決心離開。

此后,高云走了大半個中國,他從事過許多行業。“但我一直想著家門口的那座龍王山。”2014年年中的一天,高云做出了一個決定:我要回鄉創業。

回鄉后,高云召集了家鄉的5個朋友,對潑機鎮的幾個村進行了實地調研。“這里晝夜溫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積累”,基于對當地土壤情況的了解,以及對市場需求的分析,他們決定種板栗。

然而,創業并非一帆風順。在交通閉塞、觀念較為傳統的潑機鎮,他們的想法在鄉親們看來不切實際,加之對板栗的不了解,山地的流轉一度成了大問題。

為了讓鄉親們安心,高云和合伙人走訪了800多家農戶,不斷地重復說著他們的計劃,同時,還主動把由幾位股東自行墊付的土地流轉租金送到鄉親們的手中。

當地政府也積極支持高云創業,幫助他到各鄉鎮與村民協調土地流轉等相關工作,同時組織相關專家到他的板栗林里實地指導,并給每畝板栗林發放1500元的退耕還林補助。

“板栗樹種下去,至少3年才掛果。”創業前3年,還沒有收益的高云就開始思考,如何給產品定位和創立品牌。

利用自己大學時擔任校創業協會副會長和在外打工積攢的經驗,高云給自己的板栗定位為“快銷品”,并創立了“云栗”品牌。

為了給板栗開拓營銷渠道,高云很有想法,他首先盯上了“有路就有加油站”的門面。他帶著“云栗”到中石化、中石油等加油站的便利店上門推廣,為“云栗”的大量上市積累了市場認知度。

2017年,龍王山的板栗進入收獲期,“云栗”開始走出大山,陸續進入云南多家大型超市,并順著高云探尋的“加油”路線逐漸在北京、山西、內蒙古、吉林、青海等地的中石化易捷便利店系統鋪開。同時,他們還通過互聯網將板栗銷售到全國各地。

“云栗”市場打開了,高云成功了,群眾的“錢袋子”也鼓起來。61歲的村民張孟松提起自己的“新工作”就來了精神,2014年他將自家的土地流轉給了高云的公司,還在龍王山上當了“片長”,負責統籌2個片區上千畝板栗的除蟲、除草以及修枝工作,現在年收入近3萬元,去年家里還裝上了自來水管,吃穿不愁了。

在高云回鄉的5年里,他和團隊建起了1.1萬多畝的標準化板栗種植基地,每年解決臨時就業8000多人次,還修建了便于運輸的公路,方便了山里群眾的出行。

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還吸引和留下了返鄉創業的青年。在高云等人的影響下,現在鎮雄縣已成立了20多個青年創業團隊。“希望有更多人回來建設家鄉。”高云說。

關鍵詞: 龍王山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