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35周旅客萬米高空分娩 不是所有孕婦都可坐飛機
今天迎來了六一兒童節。記者從南航獲悉,在剛剛過去的端午節凌晨,南航從西安飛往烏魯木齊的航班上,一名女嬰順利誕生。非常幸運,飛機上有醫生、有護士,乘務組也使出渾身解數,終于換來母女平安。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李妍 通訊員南宣

  5月30日凌晨1時左右,在南航乘務組和機上醫護旅客的幫助下,一名懷孕35周的旅客在飛機上順利分娩。

  在孩子出生之前的40多分鐘,飛機正在高空飛行,據該航班乘務長劉陽講述:“開始發現有旅客在衛生間大叫腹痛,說懷孕35周,我覺得她快生了,確實有點蒙,很快想起應急處置流程,趕緊報告機長,廣播找醫生,醫生護士到位,初步診斷宮縮早產,大家一起清出高端經濟艙空位,準備待產物品,乘務組有條不紊地配合醫生布置出一個簡易的產房。我就是來回跟機長溝通,跟醫生溝通。”

 

  “生孩子跟電視劇里完全不一樣,不用準備特別多的熱水”。劉陽生于1992年,沒結婚,對于生孩子更是一點經驗都沒有,日常的應急訓練這下子派上了用場。乘務組里只有一位乘務員迪麗努爾做了媽媽,她一直在旁邊安慰產婦,傳授經驗。不過其他成員也沒閑著,配合醫生的要求,乘務員王藝錦準備接生用的設備,鋪毯子,拿出急救箱里的口罩、手套、剪刀和臍帶夾,準備紙巾垃圾袋,鄭立婷準備了大量的熱毛巾和糖水,并記下孩子的出生時間。兩位男乘務員,馬凱和趙治,負責后艙旅客的服務工作。

  宮縮很痛。醫生護士以及乘務員在旁邊安慰產婦,提醒她放松,希望能延遲到飛機落地再生產,但是孩子卻等不及了,凌晨1時,出生在航班上。飛機上幫孩子接生的醫生是肖女士,她經常乘坐南航的飛機。

  溫馨提示:

  不是所有孕婦都可坐飛機

  由于在高空飛行中,空氣中氧氣成分相對減少、氣壓降低,因此孕婦運輸需要有一定的限制條件。建議孕婦于安排行程前征詢主診醫生的意見,并且建議所有懷孕的乘客隨身攜帶注明預產期的證明文件。

  飛行員:

  飛了三十年 頭次遭遇機上產子

  孩子平安降生的消息傳到駕駛艙,機長閆金虎也大大松了一口氣。在三十多年的飛行生涯里,遇上飛機上生孩子,還是頭一遭。

  5月30日零時45分,接到產婦待產的消息后,駕駛艙一邊跟空管聯系,申請航路優化,開通綠色通道,一邊迅速考量:是返航還是繼續飛往烏魯木齊。最后機組決定繼續飛往烏魯木齊,同時通知空管、地面保障、急救車輛,做好應急準備。15分鐘后,“孩子出生,母女平安。”閆金虎把好消息報送給各個單位,電波中充滿了喜悅,“這樣地面按部就班來準備就好了,不用那么焦慮了。”

  飛機下降時,閆金虎做機長廣播:“我們的航班即將降落。感謝旅客們的配合,感謝醫生和護士的幫助,感謝義務協助者,今天有位旅客在我們的航班上順利產下一名女嬰,母女平安。飛機落地之后,希望大家配合,讓出綠色通道,讓孩子跟產婦先下飛機。同時也祝愿旅客朋友們端午節安康,生活愉快!”

  1時45分,飛機提前12分鐘落地,客艙內響起熱烈的掌聲。航班上180多位旅客一起在空中牽掛著孩子的平安。航班停穩后,地服跟空乘交接時發現,產婦無人接機,家屬還在外地,南航新疆地服高端室值班科長李杰立即決定安排高端客服人員徐婷婷陪同產婦,前往附近的烏魯木齊市醫學院第五附屬醫院就診。在醫院,醫生檢查發現女嬰疑似嗆到羊水,由于該院沒有新生兒單獨治療監管室,建議轉到其他醫院。

  之后,南航工作人員陪同母女再轉往另一家醫院,直到女嬰進入醫院的保溫箱之前,南航客服人員徐婷婷一直抱著孩子。等待醫生各項檢查期間,南航地服人員給產婦買了牛奶和蛋糕,辦理了入院手續,購買了生活用品,又將病房的暖水瓶接滿熱水,并懇請護士站護士給予照顧。等待產婦在病房躺下,南航地服人員掩門出來,時間定格在5月30日5時56分。

  這名幸運的女嬰被南航工作人員取了一個可愛名字,叫“小糯米”,為了紀念孩子出生在端午節。

關鍵詞: 萬米 旅客 孕婦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