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出臺加快培育壯大產業經濟“五大行動” 推動產業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

拼經濟、穩增長。

為抓住當前經濟恢復的重要窗口期,更好發揮穩住全市經濟大盤的“壓艙石”作用,南京市制定并出臺了加快培育壯大產業經濟“五大行動”,包括產業鏈提升行動、“寧工品推”搶訂單拓市場行動、狠抓投資擴大生產行動、走出去尋商機引項目行動和辦實事解難題助企增效行動,以超常規舉措推動產業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昨天上午,南京市舉行新聞發布會,市相關部門介紹了“五大行動”的具體情況。

苦“鏈”內功,狠抓投資擴生產

本月上旬,我市消費電子制造及配套企業、集成電路及電子元器件企業的近30名企業家,以及南京大學、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專家齊聚一堂。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浦口經濟開發區聯合舉辦的這場南京市消費電子產業鏈對接活動,為他們提供了消費電子行業產業鏈供需對接、產學研交流合作的絕佳平臺。

會上,博西華、泉峰科技、天加環境等消費電子制造企業,以及本川智能、昌德成、熊貓電子制造等配套企業介紹了主要產品,并發布了對芯片及電子元器件的需求。沁恒微電子、微盟、長晶科技、中電熊貓晶體等集成電路及電子元器件企業介紹了產品的性能指標和市場應用情況。

“活動搭建了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以及高校之間的交流平臺,推進產業供需對接、校企創新合作,對促進我市消費電子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具有積極的意義。”參會企業家紛紛表示。

此次活動是我市推動穩鏈固鏈、強鏈補鏈,提高全市產業鏈安全韌性水平的年度系列活動之一。今年以來,面對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我市圍繞“2+2+2+X”創新型產業體系,組織舉辦了一系列優勢產業鏈活動,著力打通制約產業循環的卡點堵點,全力保障重點產業鏈供應鏈暢通穩定。

產業鏈活動是促進產業要素循環、激發市場活力、穩定企業預期的有效形式。記者注意到,產業鏈提升行動位列五大行動首位。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將圍繞構建“2+2+2+X”創新型產業體系,聚力推進集群培育和強鏈補鏈固鏈行動,不斷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競爭力,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到2023年,全市“2+2+2+X”創新型產業體系業務收入達到1.9萬億元,同比增長10%以上。

具體實施路徑包括:

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加快推進國家人工智能創新應用先導區、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南京)平臺建設,爭創國家級車聯網先導區,舉辦2023世界智能制造大會、中國(南京)軟博會、中國工業軟件供需大會等產業鏈系列品牌活動。

發展數字經濟新業態新模式。聯合重點電商和直播平臺舉辦直播帶貨促銷活動,推介本地優勢數字產品和解決方案。打造元宇宙等數字技術賦能文博場館、旅游景點的數字文旅新場景,組織全市數字經濟產業園舉辦專場交流推介活動。

打造“寧創”品牌系列活動。2023年舉辦“寧創”品牌活動10場以上,以“寧創新品”推動產業鏈創新鏈融合。以“寧創未來”加速未來產業發展落地,發布六大未來產業行動計劃。

苦練內功,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競爭力的同時,我市圍繞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將實施“狠抓投資擴大生產行動”。

——推動制造業企業加大數字化轉型投入。積極推介一批智能化改造和數字化轉型服務商,持續開展咨詢診斷,力爭培育10家省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20個示范車間、10家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

——積極擴大工業有效投資。加強“雙百工程”重點項目全過程推進實施,推動項目加快投產達效,實現工業投資增長10%以上,用好國家、省市相關政策,鼓勵全市更多工業企業實施大規模技術改造。

——加大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力度。新建5G基站5000個,2023年底累計建成5G基站3.5萬個。到2023年底建成260座換電站,新建公共充電設施3000根,發展私人樁2萬根。

——支持工業企業投資擴產。出臺《鼓勵工業企業穩產增產擴產獎勵實施細則》,對于全年產值達到一定規模的工業企業分層次給予支持。

搶訂單拓市場,走出去尋商機

12月27日,開沃汽車集團攜三款純電動城市客車NJL6128BEV、NJL6106EV3、NJL6700EVD以及智能駕駛觀光車“藍鯨號”,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的CIBE2022第11屆國際客車展覽會上驚艷亮相。

作為該展會的固定參展商,開沃汽車集團展示了自身最新的產品與技術,與國內外行業大咖共同探討新能源客車領域的未來發展,共享中國公交客車技術應用盛宴。

促進產業經濟蓬勃發展,一頭連著生產,一頭連著消費。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我市將發揮“寧對接”南京產業鏈供應鏈對接平臺支撐作用,實施“寧工品推”搶訂單拓市場行動,幫助企業搶訂單、拓市場、促生產,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發布會上,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我市將組織新能源汽車地產品牌走進南京大企業試乘試駕,開展新能源汽車地產品牌南京都市圈巡展,拓寬新能源汽車銷售渠道。

同時,引導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企業、汽車金融服務機構深度參與,推動本地熱銷車型在活動中優惠讓利,積極搭建新能源汽車網上直播帶貨平臺,方便廣大消費者一站式購車,真正將車展開到消費者家門口。

此外,在消費類電子領域,組織地產家電品牌開展本地促銷,挖掘消費類電子市場需求;

在鋼鐵產業領域,邀請汽車、造船等重點企業走進我市鋼鐵龍頭企業,積極推介優特鋼產品;

在信息消費領域,舉辦數字鄉村產品推廣大會、智慧家庭節等活動,建設信息消費星級體驗中心,推動信息消費提質升級;

在優質特色消費品領域,宣傳推廣我市食品、服裝等行業企業地產特色品牌產品30個以上,進一步提升我市地產品牌的知名度。

挖掘內在消費潛力的同時,“走出去尋商機引項目行動”也將同步展開,打出一套“組合拳”。

據介紹,我市將圍繞產業方向精準策劃產業專題招商,聚焦在寧央企、重點外資企業,發揮“以商引商、以企引企”磁場作用,尋商機、引項目、促合作,加強市區聯動,加快引進儲備一批龍頭項目、高端項目和特色項目。

推動央地深入合作。全面梳理央企總部中長期規劃、重大投資動向、潛在投資項目等,爭取央企總部在寧實施提質增量新項目,布局新產業、新賽道,推動相關業務板塊、資源要素等向我市傾斜,力爭引進一批央企二級、三級總部以及一批重點項目。

開展產業精準招商。開展系列產業招商推介,北京專場活動聚焦數字經濟,上海專場活動聚焦集成電路,深圳專場活動聚焦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等。支持在寧重點外資企業擴大產業投資,圍繞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策劃境外專題招商洽談活動,爭取外資企業總部在寧增資擴產。

促進區域產業協作。圍繞軟件和信息服務、智能電網、新能源汽車、新材料、高端裝備等領域,組織舉辦南京都市圈產業鏈供應鏈合作專題活動,建立政府搭臺、企業銜接的供需對接新機制,幫助廣大企業做大“朋友圈”、做長產業鏈。

當好“店小二”,精準服務助企增效

“多虧了駐廠員積極協調,加快了審批速度。新增包裝用場地投入使用后,將有效提升產能。”南京諾唯贊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高興地說。

盡管抗原檢測試劑可實現全自動化生產,但最后的“四件套”包裝工序卻需要人工操作。為加大產品出廠量,諾唯贊最終在高淳找到一場地作為新增包裝用地。

包裝用地對生產環境等有嚴格的要求,必須經過省藥監部門現場檢查后方可批復。在得知企業相關生產許可待審批后,駐廠員積極協調,省藥監局于12月20日下午完成現場檢查,并進行批復。

據統計,今年以來,我市各級駐廠員已累計開展現場服務2325人次、服務企業1536家次,幫助企業解決困難問題1152個。

自2020年疫情發生以來,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駐廠聯絡服務機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員干部點對點服務企業,把為企解難題作為駐廠聯絡服務核心任務,定期下沉一線了解企業生產運營情況,第一時間形成訴求清單、第一時間響應辦理、第一時間跟蹤協調、第一時間反饋結果,切實保障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

成果突出,必然持續推進。記者了解到,我市實施“辦實事解難題助企增效行動”,建立健全“服務專員”制度,進一步暢通政企聯系溝通渠道,緊盯企業發展需求,政府部門當好“店小二”,主動作為、精準服務。

持續開展常態化服務企業活動。扎口協調市領導直接聯系企業過程中企業提出的一系列困難問題,推動切實解決企業難題。結合駐廠聯絡服務機制,為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配備服務專員,當好惠企政策宣傳員、企業訴求應答員、助企發展指導員。

優化企業服務專班運行機制。以企業發展需求為導向,積極組織企業開展項目合作、汽車推廣、消費電子升級、醫療物資供應、跨國經營等活動,全面激發企業發展活力。

推動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全面落實國家省市三級惠企政策,全面實現線上惠企政策直達申報,讓企業“應享盡享”。對于支持標準明確、支持名單固定的政策條款,推行“免申即享”,讓企業“無操作、零成本、高效率”享受政策。

建立人才賦能產業雙提升機制。實施“1+2+3”南京產業人才系列政策,分層次引進、培養和用好各類產業人才,推動南京產業進入新一輪發展快車道。2023年爭取建成1家國家級產業人才平臺(基地)。

市相關部門表示,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以“五大行動”為抓手,全力以赴拼經濟、謀發展,為全市經濟蓬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徐寧)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