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近年來,我國高校“引進來”與“走出去”的步伐不斷加快,開放的維度不斷延伸。以多種培養模式為代表的中外合作辦學,引進國外高校優質課程;海外建校辦學,招生規模不斷擴大,依托中國元素開設特色課程。這其中,“進”和“出”的不僅是學生,更是教育方法、資源和理念,這些探索也讓教育開放的腳步邁得既穩又實。
一所沒有圍墻的大學
不考英語四六級,但這里的外籍老師占比高達70%,專業課程采用全英文授課;不分班級,沒有班主任,但這里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近乎嚴苛;學習氛圍很自由,管理相對寬松,但每次考試跟高考一樣嚴,大部分學生過得比高三還忙碌和充實……
這所與眾不同的學校就是西交利物浦大學。2006年經中國教育部批準,由西安交通大學和英國利物浦大學合作創立的西交利物浦大學在蘇州成立。它是一所沒有圍墻的大學,整個學校與四周的生活緊密相接。西交利物浦大學執行校長席酉民說:“不僅是形態上沒有圍墻,在理念、資源和思想上都沒有圍墻。”
西交利物浦大學招生就業辦公室主任解啟健介紹,學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選擇“2+2”模式,前兩年在西交利物浦大學學習,后兩年在利物浦大學完成學業;學生也可以選擇“4+X”模式,在西交利物浦大學完成4年學業后,根據自身情況選擇留學深造或直接就業。
西交利物浦大學的探索之路也并非一帆風順,仍需爬坡邁坎。剛入校的新生對“中西融合”的教育模式適應起來并不容易。不僅是學生,老師們想要跟上這里的教學節奏也得下一番功夫。2007年,有著近40年數學基礎課教學工作經歷的郭鏡明教授來到了西交利物浦大學,在這里,他感受到教學的與眾不同。“我應該擔任的是引導者的角色,而不僅是數學老師,西浦的教育方式需要我不斷更新教學理念。”郭鏡明說。
近年來,西交利物浦大學的知名度逐漸打開,學校規模也不斷擴大。2006年9月,首批招生只招錄了160多名學生,經過12年發展,注冊學生已達1.3萬余名。目前學校已有37個本科專業,37個碩士專業和15個博士專業,學生和教師團隊來自50多個國家。
地球兩端的同一堂課
信息技術打破了時空的藩籬,即使身在地球的“兩端”,也能在同一課堂上享受同樣的教學資源,暢談觀點,碰撞火花。“吉薩金字塔:技術、考古與歷史”是哈佛大學的埃及考古數字化課程,2018年9月,這門課程被同步引進到浙江大學。兩所高校各有20名學生選課,師生們借助網絡,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共同“前往”考古發掘現場。
課程的中方負責教師、浙江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李志榮副教授介紹,這門課程聚焦4500年前的吉薩金字塔、獅身人面像,并從古埃及歷史、藝術和考古的角度進行理解,教學形式包括講座、學生演講和虛擬考察等。“埃及考古課程,沒有深厚的古埃及田野資料積累和長期深入研究是開不起來的。目前國內高校尚未見開設,引進哈佛課程,可以促進浙江大學推行的全文明素質教育。”
這是浙江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繼與倫敦大學在文化遺產數字化領域合作之后,又一次與世界一流大學在文物數字化領域的合作。
這樣的教學模式創新對哈佛來說也是第一次。作為兩校課程積極合作的牽線人,正在哈佛大學近東語言與文化學院訪問學習的浙江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副教授刁常宇表示,哈佛課程的引入,既是將浙江大學文物數字化課程的視野從中國考古擴展到世界考古,又將為浙江大學創立自己的VR課程積累經驗。
“我們引進這個課程,看起來是引進一門課,實際上是為浙江大學引進一個廣闊的未來。”李志榮說,“引進來”是為了更好地“走出去”,3年內浙江大學將制作自己的數字化課程,努力實現讓浙江大學優秀教研成果“走出去”的目標。未來將通過支持人員互訪與交流學習、合作開展藝術與考古領域自主研究、合作申報并開展科研項目等方式,雙方共建藝術與考古知識平臺,在國際范圍內開展藝術與考古研究、推動藝術與考古數據資源共享。
中國元素是最大優勢
2017年2月20日,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與英國開放大學簽約,購買其位于牛津郡的校舍,著手創辦北大匯豐商學院英國校區,2018年3月迎來首批學生。“這是中國的高等學府第一次以獨資、獨立經營、獨立管理的形式在歐洲辦學。”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院長海聞說。
“我們到這里辦學,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海聞介紹,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從創辦之初,就確定了國際化的辦學定位。
匯豐商學院英國校區主要招收英國和歐洲其他國家的學生,修讀北京大學的金融學、管理學、經濟學碩士學位,學制兩年。學生第一年在英國學習,第二年到深圳學習。
我國高校出海辦學,與當地高校相比有何競爭優勢?
“‘中國元素’是我們在海外競爭的最大優勢。”海聞介紹,在英國,匯豐商學院不僅要開設與國際接軌的理論、基礎課程,同時還將開設具有中國元素的金融與經管課程,使學生不但掌握專業理論基礎知識,同時了解中國的改革發展實踐。
此前就讀于英國巴茨大學的捷克學生羅曼,現在是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管理學系的一年級碩士。“一年在英國學習,一年在中國學習的制度,對我來說是一個極好的機會,兩個國家都是帶動世界經濟的關鍵驅動力之一,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他說。
但與國外高校頻頻進入國內合作辦學相比,國內高校“走出去”的數量尚少,也缺乏相關經驗。
同時,去海外辦大學也受許多條件的限制,比如在英國招生完全靠學校自主參與市場化競爭,而不像在國內有教育部指導。海聞介紹,匯豐商學院英國校區剛剛成立,在當地還沒有形成品牌和影響力,因此第一年招到的生源比預期偏少了一些,“作為外來者,要與英國甚至全歐洲的大學去競爭,建立自身品牌,這本身就是一個需要摸索的漫長過程。但我相信,隨著全球文化教育交流的日益豐富和中國高校的不斷努力,未來中國高校在海外辦學會更加成熟,擁有更大的影響力。”
在競爭中贏得生源
2015年12月,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正式招生,但是面臨挑戰:馬來西亞有3000多萬人口,卻擁有近400所本地私立大學,還有9所外國大學分校,生源爭奪激烈。在招生總監王華德看來,“這里的招生環境堪稱是‘紅海中的紅海’。”
通過舉辦各種宣介會、教育展、座談會,向學生和家長介紹學校的優勢,平均下來招生團隊每年走訪了大約600所中學,并通過本地媒體進行宣傳,吸引生源,最終打贏了這場“招生戰”。
“2016年,學校只有一棟宿舍樓和一棟學生活動樓,學生家長看到后將信將疑;后來我們幾乎每個月都完工一棟新樓,眼見為實,越來越多的當地家長放心地把學生送到這里。”王華德覺得,招生規模的擴大與學校的高速度發展密不可分。此外,擁有絕對競爭力的學費標準和豐富的專業選擇也是受學生青睞的主要原因。
如今,很多馬來西亞學生和家長已經開始慕名而來,馬來西亞馬中友好協會主席、前馬來西亞駐華大使馬吉德認為,廈大分校的校園建設速度之快更是令人驚嘆,招生情況更是讓人充滿信心。
目前分校已經發展為擁有15個學士學位課程和2個預科課程、有來自21個國家和地區的4050名學生在此就讀的高等學府。
廈門大學馬來西亞分校同樣開設了許多帶有中國特色的課程。學生能夠在英文教學環境里了解馬來西亞、中國與世界。同時分校還將國內優秀的教學方法和理念帶到當地。在能源與化工學院,可以見到從國內引進的虛擬仿真培訓系統,采用人工智能等技術,有效解決了學生的實習安全瓶頸。同時通過推廣“翻轉課堂”和慕課等教學理念,鼓勵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去,“這些在馬來西亞都尚屬首創,我們在教學中達到了預期的目標。”學院院長陳秉輝說。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市政協委員建議推動出臺《重慶市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高質量集聚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022-01-15
- 噴灑消毒劑2.9噸!鶴壁鶴山區對城區公共場所集中消殺2022-01-15
- 大慶兩會看檢察 | 漫看大慶檢察“高光”時刻(一)2022-01-15
- @所有焦作人 坐火車不用再帶身份證了2022-01-15
- 從警前VS從警后,一同追憶那段“芳華”!2022-01-15
- 速看!福州這個路段出行有變2022-01-15
- 【長三角日報】紹興原市委書記馬衛光,任杭州市政協黨組書記2022-01-15
- 西安市新城區發布關于在外人員返鄉有關事項的通告2022-01-15
- 大幅提速!長春中院首次適用二審民事案件獨任制審判2022-01-15
- 天津津南檢察:“既要抓好防疫,也要辦好案件”2022-01-15
- 豫警文苑丨黑夜卡口,藏著最深的愛和最亮的光2022-01-15
- 全省法院實現訴訟費繳退費“線上辦” 傳統線下繳退費功能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響西安部分區縣蔬菜滯銷,亟需各方助力解決2022-01-15
- 恩施州6個重大交通運輸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32億元2022-01-15
- 【15號用】3崗招聘若干人!45歲以下可報!五險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國際科技合作助推湖南優勢領域提升國際競爭力2022-01-15
- 延安城區新增車位3100個 有效破解停車難2022-01-15
- 鴻星爾克入選2021年“誠信之星”!2022-01-15
- 菏澤農商行新興支行開展包片行政村信貸產品推介活動2022-01-15
- 鞏義市:黨員“雙報到”進社區 為民服務“不打烊”2022-01-15
- 廣東珠海1月15日新報告1例本土確診病例2022-01-15
- 大降價!阜陽即將啟動2022-01-15
- 北京專報丨國家衛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續發展,西安疫情進入收尾階段2022-01-15
- 陜西對符合解除隔離條件人員 落實后續7天居家健康監測措施2022-01-15
- 信陽消防聯合多部門 開展應急實戰演練2022-01-15
- 城西區:“紅色存折”讓社區志愿服務更有溫度2022-01-15
- 乘動車忘帶身份證 可開電子證明2022-01-15
- 陜西組建2400人的省級醫療團隊 支援本土確診病例救治工作2022-01-15
- “德爾塔”與“奧密克戎”,救治有何不同?2022-01-15
- 手拉手共成長 長沙清水塘北辰小學孩子“牽手”湘西娃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