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生命線”綜合管廊隧道全線貫通,施工人員現場歡呼。新京報記者 吳江 攝
昨日,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生命線”綜合管廊隧道全線貫通。該項目于2017年9月正式開工,預計今年9月具備通水通電條件,為延慶賽區2020年1月開始的冬奧會各項測試賽提供保障。
南起佛峪口水庫大壩南側
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核心區位于小海坨山南麓,將建設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兩個競賽場館,以及延慶冬奧村、山地新聞中心兩個非競賽場館。作為延慶賽區基礎性保障工程,綜合管廊將為冬奧延慶賽區造雪用水、生活用水、電力電信及有線電視等硬件接入提供通道。
該項工程由北京市基礎設施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投公司”)牽頭組織實施,中鐵十八局、中鐵十四局負責施工建設。京投公司副總經理韓寶江介紹,綜合管廊南起佛峪口水庫大壩南側,北至延慶賽區核心區,全長7.9公里。
兩支施工隊對向掘進打通最后一關
昨日下午,延慶山區最低氣溫已降至零下10余攝氏度,而在綜合管廊所在的小海坨山山體中,體感溫度10攝氏度左右。從5號支洞進入綜合管廊,機器的轟鳴聲從洞內深處傳來。管廊內的道路潮濕泥濘,山體巖石裂隙中滲出的地下水匯成一道小溪,從廊內緩緩流向洞外。“將來會給管廊做防水結構層,把山體中的水隔離到管廊外。”綜合管廊項目總監杜景明說。
從5號支洞向內行走約200米到達綜合管廊的主洞,沿主洞再往內走400余米,就是綜合管廊最后貫通地點。昨日11時左右,中鐵十八局、中鐵十四局兩支施工隊伍,在主洞內南北對向掘進,將管廊最后一道巖體打出了可并行通過3人的洞口。至此,奮戰15個月的兩支施工隊伍順利會師,北京冬奧會延慶賽區“生命線”綜合管廊隧道全線貫通。
杜景明介紹,綜合管廊呈“城門洞”形,寬高均為8.4米,“這個大小可以讓檢修車在洞內輕松地來回跑”,最后打通的洞口也會在近期改造成同樣規格。完全建成后的綜合管廊將可以同時為賽場輸送水電,其中管廊上部30%的區域為電艙和電信艙,用于放置電纜和電信線路;管廊下部70%的區域為水艙,用來輸送造雪用水、生活用水和再生水。
開創山嶺隧道大坡度施工先河
韓寶江介紹,本次建設的管廊是國內首次在山嶺隧道中建設的綜合管廊。延慶賽區綜合管廊進口段海拔550米,出口段海拔1100米,垂直提升達550米。其中管廊01標段平均坡度5%,02標段平均坡度10%,最大坡度達到15%。同時,由于施工場地所處的燕山山脈地質條件異常復雜,不同強度圍巖交替出現,導致施工難度極大。“針對不同類別的巖石,要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這里的巖石類別頻繁變化,對施工功效影響非常大。”韓寶江說。
為此,施工團隊創新應用了大坡度TBM全斷面硬巖隧道掘進機,軟弱圍巖鉆爆法等施工技術,解決了海拔落差大、巖石變化頻繁帶來的難題,同時也開創了山嶺隧道大坡度施工的先河。
怎樣把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是施工隊面臨的另一項考驗。在施工方案的選擇上,設計團隊曾想過另外一種建設方案,但最終被否定。“最初的方案是在山坡上做溝渠,從山下把水運送到山上,但這種方法只能用來運水,而且要砍伐大量樹木,生態破壞嚴重。” 韓寶江說,采用地下綜合管廊的建設方式,不但可以同時輸送電力和水,而且伐樹少,占地面積小,能夠最大程度保護山體生態環境。為減少對野生動物生活習性的影響,施工隊在爆破時也盡可能在白天進行。
此外,施工隊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證工人的安全。中鐵十八局安全總監周連軍介紹,管廊內環境封閉,空氣不流通,爆破產生的二氧化硫氣體以及運輸車排放的尾氣容易在管廊內沉積,對施工人員產生危害。施工隊為此設置了通風管道,從外引入新鮮空氣,將管廊內的空氣排出。同時,每位工人在施工時都需要佩戴口罩。為了防止管廊中的巖石脫落,施工隊還特意在管廊四壁噴涂了10厘米左右的混凝土,對洞內的花崗巖進行加固。
■ 背景
31項目納入冬奧基建計劃
北京市重大項目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納入北京2022年冬奧會配套基礎設施建設計劃的共有31個項目,其中綜合管廊1項,交通設施11項,電力設施12項,水利設施4項,通訊設施3項。截至2018年底,已有25項開工建設。興延高速、松閆路(改線段)、昌平500千伏主變增容工程三項已于2018年完工。
北京冬奧會在北京、延慶、張家口三個賽區的場館正在緊張建設中。據介紹,今年年底前,北京冬奧會主要競賽場館和基礎設施將建成。
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此前發布的公告顯示,冬奧會延慶賽區建設規模約10.1萬平方米,包括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及配套基礎設施、延慶奧運村、山地媒體中心及配套基礎設施。
延慶賽區總體功能定位是國際一流的高山滑雪中心和雪車雪橇中心、國家級雪上訓練基地、綠色生態可持續發展的典范工程、區域性山地冰雪運動旅游休閑冬奧主題公園。冬奧期間,延慶賽區將進行高山滑雪、雪車、雪橇3個大項,高山滑雪、雪車、鋼架雪車、雪橇4個分項,以及20個小項的比賽。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市政協委員建議推動出臺《重慶市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高質量集聚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022-01-15
- 噴灑消毒劑2.9噸!鶴壁鶴山區對城區公共場所集中消殺2022-01-15
- 大慶兩會看檢察 | 漫看大慶檢察“高光”時刻(一)2022-01-15
- @所有焦作人 坐火車不用再帶身份證了2022-01-15
- 從警前VS從警后,一同追憶那段“芳華”!2022-01-15
- 速看!福州這個路段出行有變2022-01-15
- 【長三角日報】紹興原市委書記馬衛光,任杭州市政協黨組書記2022-01-15
- 西安市新城區發布關于在外人員返鄉有關事項的通告2022-01-15
- 大幅提速!長春中院首次適用二審民事案件獨任制審判2022-01-15
- 天津津南檢察:“既要抓好防疫,也要辦好案件”2022-01-15
- 豫警文苑丨黑夜卡口,藏著最深的愛和最亮的光2022-01-15
- 全省法院實現訴訟費繳退費“線上辦” 傳統線下繳退費功能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響西安部分區縣蔬菜滯銷,亟需各方助力解決2022-01-15
- 恩施州6個重大交通運輸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32億元2022-01-15
- 【15號用】3崗招聘若干人!45歲以下可報!五險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國際科技合作助推湖南優勢領域提升國際競爭力2022-01-15
- 延安城區新增車位3100個 有效破解停車難2022-01-15
- 鴻星爾克入選2021年“誠信之星”!2022-01-15
- 菏澤農商行新興支行開展包片行政村信貸產品推介活動2022-01-15
- 鞏義市:黨員“雙報到”進社區 為民服務“不打烊”2022-01-15
- 廣東珠海1月15日新報告1例本土確診病例2022-01-15
- 大降價!阜陽即將啟動2022-01-15
- 北京專報丨國家衛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續發展,西安疫情進入收尾階段2022-01-15
- 陜西對符合解除隔離條件人員 落實后續7天居家健康監測措施2022-01-15
- 信陽消防聯合多部門 開展應急實戰演練2022-01-15
- 城西區:“紅色存折”讓社區志愿服務更有溫度2022-01-15
- 乘動車忘帶身份證 可開電子證明2022-01-15
- 陜西組建2400人的省級醫療團隊 支援本土確診病例救治工作2022-01-15
- “德爾塔”與“奧密克戎”,救治有何不同?2022-01-15
- 手拉手共成長 長沙清水塘北辰小學孩子“牽手”湘西娃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