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物局將加強文物進出境和流通環節的監管

上周末,國家文物局發布外國被盜文物數據庫。此舉將有助于防止外國被盜文物進入中國境內流通。國家文物局表示,將通知各文物進出境審核管理處和各省級文物行政部門,進一步加強對疑似外國被盜文物在進出境和流通環節的監管。

近年來,在國際公約和雙邊協定、諒解備忘錄的框架下,我國綜合運用多種方式,成功促成了多批非法流失海外中國文物回歸祖國。其中,通過執法合作,分別促成美國、瑞士、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政府向我國返還26件非法流失文物;通過談判協商,促成法國國立博物館與收藏者向我國返還甘肅大堡子山被盜金飾片,并促成法國友好人士向我國捐贈圓明園鼠首、兔首。

此次建設外國被盜文物數據庫,是我國為支持打擊文物非法販運國際合作而作出的一項重要舉措。下一步,國家文物局還將要求各文物進出境審核管理處和各省級文物行政部門,進一步加強對疑似外國被盜文物在進出境和流通環節的監管,同時也呼吁社會公眾,從事文物保護、收藏與經營的專業機構和人士在參與或開展文物流通活動中,及時比照參考外國被盜文物數據庫,遵循相關法律要求與道德準則,自覺抵制買賣他國被盜文物的行為。

中國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關于發生武裝沖突情況時保護文化財產的公約》《關于禁止和防止非法進出口文化財產和非法轉讓其所有權的方法的公約》和國際統一司法協會《關于被盜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約》締約國,并在國際公約框架下與秘魯、意大利、美國等20個國家簽署了防止盜竊、盜掘和非法販運文化遺產的雙邊協定或諒解備忘錄。

關鍵詞: 國家文物局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