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新辦 中國宗教政策穩定連續兼有發展創新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3日發表《中國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實踐》白皮書。白皮書全文約8000字,以中、英、法、俄、西、阿等語種發表。原國家宗教事務局副局長陳宗榮當天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白皮書的主要內容,并就中國的宗教政策等問題回答了提問。

“1997年10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了《中國的宗教信仰自由狀況》白皮書,首次向世界介紹中國尊重和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狀況。”陳宗榮在發布會上說,這20多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變化很大,有必要再發表一個白皮書,把中國宗教20多年來的發展變化,特別是近些年來在保障宗教信仰自由、促進宗教關系和諧、五大宗教自身建設發展方面的新的重大變化做介紹。“白皮書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在保護和促進人權方面的高度重視,也體現了在國際人權領域中國政府主張對話而反對對抗的真誠愿望。”陳宗榮說。

2016年全國宗教工作會議后,有解讀聲音稱中國的宗教政策收緊。陳宗榮對此表示,中國的宗教政策具有穩定性和連續性。自從改革開放恢復落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后,中國就一直堅持實行公民宗教信仰自由、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權利的政策。

陳宗榮還表示,中國的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規也具有發展性和創新性。“對待宗教要堅持‘導’的態度,既不能簡單地控制宗教,企圖使宗教盡快消亡,也不能簡單地放開宗教不管,而是要采取既有保護、又有管理,既有引導、又有服務的綜合態度。”陳宗榮說。

《中國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實踐》白皮書指出,我國現有信教公民近2億,較1997年白皮書的1億人數有較大增長。陳宗榮表示,1997年白皮書公布的1億人是上世紀50年代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在接見外賓時提出的。他當時說,中國的宗教徒有幾十萬,如果加上在家里信教而不到寺廟里去的就更多,差不多1億了。從那時到1997年發表白皮書時,都采用了周恩來總理的說法。

陳宗榮解釋,這個說法本身是統計加估計,是大概的數字。當時中國總人口6億多,從上世紀50年代到現在中國總人口已增長1倍多。經過多年發展,再加上人口增長,信教人數增長是很自然的事。另外,改革開放恢復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后,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越來越大,各個宗教都有增長。現在再用上世紀50年代的說法不符合現實情況的發展。

“白皮書說的近2億人的數字是五大教統計的,再加上學術研究機構、統計機構、抽樣調查兩方面比對得出的。這個數字得到各方基本認同。近2億是要經常去宗教活動場所、參加宗教活動的宗教徒的數字。”陳宗榮說。

談到國家宗教事務局并入中央統戰部對宗教工作的影響,陳宗榮表示,這體現了加強黨對宗教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堅持我國宗教的中國化方向,統籌統戰和宗教等資源力量,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重大舉措。

“改革有利于優化宗教工作體制機制,提高宗教工作水平,加強宗教工作力量。從而更好地維護宗教界的合法權益,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規范宗教事務管理,促進宗教和睦與社會和諧。改革有利于宗教工作,不會影響宗教工作。”陳宗榮說。

關鍵詞: 宗教政策 中國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