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援助,沒錢也能打官司

老解等33人原為某公司的員工,是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粉塵、噪音)的一線生產工人,工作時間長的已經20余年,短的也有七八年,其中部分勞動者被診斷為塵肺待排。

“公司為了甩包袱,在勞動合同到期前,強迫我們跟勞務派遣公司簽訂勞動合同。我們拒絕后,公司竟然停了我們的工作。”講起自己曾經的遭遇,老解仍然非常憤慨。

失去了住處和生活來源,怎么辦?老解等人來到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進行求助。“經過證據材料收集、申請勞動仲裁、法院訴訟和調解,最終公司進行了賠償。”代理律師王佳介紹,維權經過很曲折,不過勞動者最終打贏了官司,拿到了305萬元的賠償款!

法律援助,是暖人心的重要民生工程。“損害賠償、婚姻家庭、因勞動關系請求賠償等勞動保障以及殘疾人、老年人等特定群體主張侵權賠償事項等,都與民生緊密相關,老百姓在日常生產生活中經常遇到。”司法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法律援助事項方面,范圍進一步得到了擴充。

付不起律師費,也能打得了官司。記者了解到,目前,20多個省份將經濟困難標準調整至低收入、最低工資標準或者低保標準的2倍,更多付不起律師費的人通過法律援助維護了自身合法權益。

一些地方還開通司法行政公共服務平臺,通過網上申請,在線就能獲得法律幫助,當事人免受奔波之苦。各級司法行政部門不斷拓寬申請渠道,在偏遠地區和困難群眾集中的地區設立流動工作站巡回受案,著力構建覆蓋城鄉的法律援助服務網絡,打造城區半小時、鄉村一小時法律援助服務圈,法律援助服務更加便民利民,讓困難群眾觸手可及。

法律援助工作,讓困難群眾有了更多法治獲得感。“全國共設立法律援助機構3000多個,法律援助機構工作人員1.4萬余人。”司法部相關負責人介紹,2013年以來,全國法律援助機構共組織辦理法律援助案件500萬余件,受援群眾超過557萬人次,提供法律咨詢超過2800萬人次,困難群眾的合法權益得到了有效維護。

關鍵詞: 法律援助 錢也能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