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大學校長和智庫論壇”在美國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舉行

9月26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主辦、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和美國亞洲協會政策研究院承辦,中國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支持的“中美大學校長和智庫論壇”在美國紐約市哥倫比亞大學舉行。

來自各個高校數十名專家學者圍繞“中美關系回顧:經濟、政治、文化的交流”、“下一個50年:塑造中美互信互利之策”、“深化中美人文交流機制的探索”和“‘一帶一路’倡議:中美兩方的視角”等四個議題展開討論。

哥倫比亞大學校長李·布林格在致辭時表示,大學是引領創新、培育人才的搖籃,近年來為推進中美兩國人文交流貢獻了重要力量。早在1908年,來自于中國的留學生畢業于哥倫比亞大學,這些早年的中國留學生在中國崛起的過程中成為了重要的參與者與領導者。今天,作為主辦方之一,歡迎來自中美大學的校長們、智庫界的學者們以及企業界的代表們共聚一堂,分享各位對于未來50年的中美關系的理解和思考。

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在致辭時指出,人文交流是中美關系的源頭活水。大學“育人孕才”,智庫“集賢生智”。在全球一體化和高等教育國際化潮流下,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已經成為大學和智庫機構的共識。在智庫建設領域,人民大學近年重點培育了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重陽金融研究院等一批具有中國特色的新型智庫,形成了結構合理、層次清晰、各有所長的智庫發展體系。智庫對話作為中美人文交流的組成部分,潤物有聲,對兩國關系的穩定發展起到了預警和緩沖的作用。

亞洲協會會長與首席執行官施靜書在開幕式上高度評價了“一帶一路”倡議。她指出,中國已經成為全球重要貢獻者,不僅僅體現在聯合國維和行動和人道主義工作方面,更有“一帶一路”倡議——連接了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和中巴經濟走廊等。“一帶一路”倡議預計將影響世界近三分之二人口的生活。“一帶一路”具有雄心,難度也很大。因為基礎設施不僅是關于大規模的工程、環境和融資,最終是關于服務于人民的,基礎設施能再造生活,可以使當地實現持續增長和發展。

美國黑石集團主席蘇世民在開幕式上指出,大學是中美人文交流的重要平臺。借助大學平臺,培育中美兩國下一代優秀的領導者的同時,推動兩國青年加深對彼此的了解,厚植兩國青年友誼,將為中美兩國的未來夯實民間交往的根基。在未來,希望中美人文交流的活動與項目越來越多,也希望更多企業界人士加入承擔推進中美人文交流的責任。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