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不讓餐飲油煙成呼吸中的痛

“整改以前,晚上根本沒法出門散步。”8月24日晚7點過,在成都高新區芳草街道瑞升花園小區,住戶胡友源指著小區一樓的餐館向記者抱怨。讓老胡一肚子怨言的,是整改前部分餐館后廚向小區花園排放的油煙。

這些遍布大街小巷的餐館,是不少城市夜歸人的“深夜食堂”,也成就了四川的一張張美食名片。然而,部分餐館肆意排放的餐飲油煙,卻成了周邊居民呼吸的痛。截至8月28日,中央環保督察組向四川省累計移交4929件信訪件,共反映7504個環境問題,涉及油煙污染的有596個,在所有污染類型中排名第5位。

面對油煙污染問題,四川省各地各部門迅速行動,力求還居民一方清新空氣。

呼吸之痛

油煙亂飄 嗆得人直咳嗽

8月9日,有群眾反映,成都高新區瑞升花園小區一樓的50家餐飲商鋪油煙直排小區內部,對居民生活造成嚴重影響。成都相關單位迅速啟動整改,8月24日,記者在現場看到,該小區樓下的餐館大部分都關門停業了。

但周邊居民仍不放心。瑞升花園小區四面環街,在緊鄰瑞升南街和瑞升北街的居民樓一樓,火鍋、燒烤、炒菜、面館……餐飲種類各式各樣。“以前每天就餐高峰的時候,不僅街上油煙嗆人,煙氣還往家里飄。”市民張女士指著僅剩的幾家還在營業的餐館給記者看:油煙直接從一家湖南餐館廚房窗口冒出來,辣椒味嗆得人直咳嗽。“現在是關停了,萬一整改完了他們又開起來怎么辦?”

為了阻隔油煙,小區臨街的住戶都將窗戶做了全封閉處理,還安裝隔音玻璃。不過,胡友源說,很多餐館的后廚就對著小區的花園,油煙仍然無法避免。

同樣深受油煙之苦的還有綿陽市游仙區沈家壩北街的居民們。8月15日,當地群眾投訴,沈家壩北街沿街店鋪夜間占道經營,油煙擾民。經查,該街道有61家餐飲單位存在夜間占道經營、油煙或噪音擾民的現象,其中56家餐館尚未安裝油煙凈化器。

記者梳理發現,出現油煙擾民問題的餐館基本都位于居民住宅樓下或居民集中居住區附近。

整改之法

依據法律實施“分類治理”

立查立改,各地油煙擾民的投訴都很快得到了回應和處理。

截至8月17日,綿陽市游仙區的城管執法人員對沈家壩北街沿街的61家餐館開具了《責令改正通知書》,同時對區城管執法分局二中隊中隊長文慶林和副中隊長楊洋等人進行了批評教育。

“中央環保督察組太給力了,問題一下就解決了。”在回訪中,沈家壩北街的居民對整改情況表示滿意。

而對于瑞升花園小區居民們“會不會死灰復燃”的擔憂,成都也專門制定了分類治理的辦法:2016年1月1日之前開設的不達標的餐館要進行整改,包括督促餐飲服務項目安裝并規范使用油煙凈化設施、補辦環保相關審批手續等,整改將于今年11月14日前完成。

“2016年1月1日之后開設在居民樓下的餐館則要進行關閉或轉產。”成都高新區城環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分類治理的依據是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其中規定:2016年1月1日起,禁止在居民住宅樓、未配套設立專用煙道的商住綜合樓以及商住綜合樓內與居住層相鄰的商業樓層內新建、改建、擴建產生油煙、異味、廢氣的餐飲服務項目。

一些商家主動響應環保整改。在雅安市石棉縣廣元堡社區,一些燒烤店裝上了無煙燒烤車,油煙燒烤變身環保燒烤。經營了10多年燒烤店的高開錦說:“沿街擺攤油煙比較大,對周圍居民有影響,對我們自身健康也有危害,現在再也不用忍受煙熏火燎了。”

據了解,目前,群眾反映的596個涉及油煙污染的問題大多數已整改完畢。

治本之策

嚴格審批 推行餐飲業排污許可證

如何才能長效解決油煙污染?今年5月,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四川省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2017年度實施計劃》,其中明確要嚴格飲食服務經營場所環境保護審批,依法推行餐飲業排污許可證制度。同時,進一步推進城市主城區餐飲企業和單位食堂高效油煙凈化裝置的安裝,加強油煙污染在線監控,嚴格管控城區露天燒烤。

目前,各地已經開始推進相關工作。

成都在6月出臺的“治霾十條”提出,今年主城區70%以上的燒烤店要完成“炭改電”。截至6月底,成都主城區已完成炭燒烤店改造432家,完成率92.7%。

有名的“西昌燒烤”也正向無煙化改造邁進。西昌提出,今年底要實現主城區露天炭烤區燒烤規范經營,到2020年,主城區非炭烤區清潔能源使用率要達到100%。

眉山市則出臺補貼政策,鼓勵餐飲店安裝油煙凈化設備。該市規定,夜市攤點爐灶不僅要進店,還要安裝油煙凈化設施,經驗收合格后,政府一次性給予每戶現金補貼2000元。

據悉,四川省還將根據立法計劃考慮制定《四川省城市飲食油煙污染防治條例》,進一步加強餐飲油煙污染防治。(記者 史曉露 張紅霞)

關鍵詞: 四川 油煙 餐飲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