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郭柯在拍攝中與一位老人交流。
《二十二》是一部與數字有關的電影:拍攝時全國的“慰安婦”在世人數為22人,到電影完成后僅存9人,而在上映的前兩天,90歲的黃有良老人又傳來去世的消息,目前這個群體只剩下8人。
終有一天,這個數字會變為0。好在還有機會能在影院看到《二十二》。這兩天,這部沒有明星和資本加持的紀錄片就這樣默默地“火”了,而在這背后,是人們對歷史傷痛的銘記和正視。
市場反響
排片逆襲,觀眾看完淚目
“很想看《二十二》,但買不到票啊。”昨天,不少觀眾都這樣感慨,因為在很多影院里,《二十二》就像一部“失蹤”的電影,有觀眾甚至要跑好幾家影院,才能找到一場排片。然而,即便不那么理想的座位票也早就被買走了。
在日軍侵華期間,至少有20萬名中國女性被迫淪為“慰安婦”。《二十二》是一部展現幸存“慰安婦”晚年生活的紀錄片,由80后導演郭柯拍攝。和很多熱鬧的暑期檔影片不同,該片的放映廳里是安靜、肅穆的,靜到連最輕微的抽泣和呼吸也能被聽到。當片尾的字幕打出,觀眾仿佛被無形的手按在座位上,靜靜看著銀幕上掠過的名字,沒有人像往常那樣急匆匆離場。
在上映前,片方對于《二十二》的期望是儀式化的,希望能有1%的排片和20萬的觀影人次,如果換算成票房,差不多是600萬元。但上映僅兩天,影片的表現已經遠超他們的預期。作為一部在商業片夾縫中苦苦掙扎的紀錄片,雖然排片場次占比只有1%,但上座率卻達到驚人的30%。要知道,同天的票房冠軍《戰狼2》,上座率也不過17%左右。
《二十二》上映首日就獲得360余萬元票房,而到了昨天也就是上映次日,影片的排片占比接近5%,今日則更躍升至7.5%。同時,該片的口碑非常出色,豆瓣評分甚至高達8.9分。昨天,該片票房已經順利突破千萬元大關,今日繼續逆襲,不少院線人士表示會增加排片場次。業內預計,該片的最終票房有望達到5000萬元甚至更多。
口碑助力
明星和觀眾都成“自來水”
用“火了”來形容《二十二》顯然“過了”,但在剛過去的“世界慰安婦日”和“紀念抗日戰爭勝利72周年紀念日”兩天里,它確實是關注度超越《戰狼2》的“現象級影片”。這樣一部沒大牌明星、沒資本運作、質感又略顯粗糙的紀錄片,憑什么?
或許這離不開那些明星“自來水”們的支持。上周日,馮小剛在微博曝光一封張歆藝寫給他的信,張歆藝希望馮小剛在微博幫《二十二》做個推廣,她在信中說道:“這部片子8月14日就要上映了,排片少,因為我資助的事,大家才有了討論,有了媒體介入,我覺得不公平,片子本身值得關注,排片更應該被保護。”隨后,現在炙手可熱的吳京也轉發微博,為影片做推薦。濮存昕、張一山、高偉光、吳剛、管虎……娛樂圈的小“半壁江山”也都自發推薦影片。
隨著口碑發酵,不少普通觀眾也變身“自來水”。看過影片的觀眾大多表示,該片讓大家對“慰安婦”歷史有更深刻、全面的了解和認識。有觀眾表示,這部片子的處理方式正是我們面對傷痛歷史時該持有的態度——不終日怨恨,但沒有一刻忘記。還有網友分析:“這個片子其實和《戰狼2》之所以那么受歡迎,還是有原因的,和平年代過久了,很多人都已經忘了中國人民受辱的歷史,兩部片子都喚醒了中國人該有的血性,勿忘國恥……”
導演回應
創作理念就是“去標簽化”
對于取得這樣的成績,導演郭柯連聲表示“沒想到”。因為影片沒有明星,年邁的主角們也不能同行,宣傳壓力都攤在了郭柯一個人身上。他一個城市接著一個城市地跑路演,希望能為影片多爭取些排片。
2012年,郭柯就曾拍攝過一部短片《三十二》,記錄了90歲“慰安婦”老人韋紹蘭和她的混血兒子的故事,因為那年在世的“慰安婦”數量還有32人,所以短片取名《三十二》。隨著時間的流逝,不少老人陸續去世。為了銘記這段歷史,2014年郭柯又開始了電影《二十二》的制作。他的創作理念是“去標簽化”:“不把她們當成‘慰安婦’,而是當成人。”所以,在影片中,觀眾看不到聲嘶力竭的控訴,看不到血光淋漓的戰爭;有的只是適度靠近,真誠地交流和靜靜地聆聽。
郭柯說,可能大家會覺得自己拍攝這個電影的過程肯定很苦,其實并不是,“我不覺得苦,我在跟她們接觸的過程中,就像孫子和奶奶的關系。她們會給我們劇組做早飯,招呼我們劇組的女同事去家里炕上睡午覺,整個過程都讓我覺得很溫暖很有愛。”他還回憶,自己原本擔心這些老人在面對鏡頭的時候會緘口不言,那樣的話,片子不知道如何拍攝,“但后來我覺得沒什么,那是我們保護她們的態度,她們不想說就不說,我不想因為電影戲劇沖突的需要去傷害這些老人。”
作為一部小成本電影,《二十二》的制作成本和宣發費用只有400萬元,更一度陷入資金短缺。制作需要費用300萬元,郭柯自己借了100萬元、有人投資了100萬元,但還差100萬元,當時他發了一個朋友圈,表示母親支持自己賣房子拍攝這部影片,演員張歆藝看到后,無償借給他100萬元。
項目宣發費用也是靠觀眾眾籌湊起來的,32099位參與眾籌的觀眾的名字都出現在電影片尾,是導演一個名字一個名字打上去的。“我覺得可能很多觀眾覺得寫不寫名字并不重要,但是我要去認真對待,謝謝你們!”郭柯說,如果這部電影有盈利,除去還債,收益部分都將捐贈給相關的“慰安婦”公益組織。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市政協委員建議推動出臺《重慶市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高質量集聚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022-01-15
- 噴灑消毒劑2.9噸!鶴壁鶴山區對城區公共場所集中消殺2022-01-15
- 大慶兩會看檢察 | 漫看大慶檢察“高光”時刻(一)2022-01-15
- @所有焦作人 坐火車不用再帶身份證了2022-01-15
- 從警前VS從警后,一同追憶那段“芳華”!2022-01-15
- 速看!福州這個路段出行有變2022-01-15
- 【長三角日報】紹興原市委書記馬衛光,任杭州市政協黨組書記2022-01-15
- 西安市新城區發布關于在外人員返鄉有關事項的通告2022-01-15
- 大幅提速!長春中院首次適用二審民事案件獨任制審判2022-01-15
- 天津津南檢察:“既要抓好防疫,也要辦好案件”2022-01-15
- 豫警文苑丨黑夜卡口,藏著最深的愛和最亮的光2022-01-15
- 全省法院實現訴訟費繳退費“線上辦” 傳統線下繳退費功能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響西安部分區縣蔬菜滯銷,亟需各方助力解決2022-01-15
- 恩施州6個重大交通運輸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32億元2022-01-15
- 【15號用】3崗招聘若干人!45歲以下可報!五險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國際科技合作助推湖南優勢領域提升國際競爭力2022-01-15
- 延安城區新增車位3100個 有效破解停車難2022-01-15
- 鴻星爾克入選2021年“誠信之星”!2022-01-15
- 菏澤農商行新興支行開展包片行政村信貸產品推介活動2022-01-15
- 鞏義市:黨員“雙報到”進社區 為民服務“不打烊”2022-01-15
- 廣東珠海1月15日新報告1例本土確診病例2022-01-15
- 大降價!阜陽即將啟動2022-01-15
- 北京專報丨國家衛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續發展,西安疫情進入收尾階段2022-01-15
- 陜西對符合解除隔離條件人員 落實后續7天居家健康監測措施2022-01-15
- 信陽消防聯合多部門 開展應急實戰演練2022-01-15
- 城西區:“紅色存折”讓社區志愿服務更有溫度2022-01-15
- 乘動車忘帶身份證 可開電子證明2022-01-15
- 陜西組建2400人的省級醫療團隊 支援本土確診病例救治工作2022-01-15
- “德爾塔”與“奧密克戎”,救治有何不同?2022-01-15
- 手拉手共成長 長沙清水塘北辰小學孩子“牽手”湘西娃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