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派虧損42億港元困局待解 CEO感嘆用盡洪荒之力

曾屬于“中華酷聯”四小龍之一的酷派集團(02369.HK),其手機出貨量短短數年間便由第一梯隊淪落為“Others”之列,以至于去年新上任的CEO劉江峰不斷感嘆,用了洪荒之力,卻只有一個盡力活下去的目的。

自去年八月至今,酷派只發布了三款手機,分別為千元機市場的cool1 dual、酷玩6,以及定位中端的Cool S1系列。九個月時間發布三款手機,頻率中規中矩。

5月10日,酷派以線上形式發布的新機“酷玩6”并未吸引到多少關注,但一周后酷派集團解約300余名應屆畢業生的消息卻在互聯網掀起波瀾。從當時的爆料截圖來看,酷派HR表示由于公司業績一落千丈,今年的校招生將會全部解約,每位校招生可獲得3000元的違約金補償。

《中國經營報》記者就此事向酷派集團進行核實,但人資部門電話一直處于無人接聽狀態。該公司投資者關系部羅文勇告訴記者,集團人資部門已經聯系深圳的其他友商或公司幫助校招生安排工作,這將會給畢業生一個新的選擇。

解約大批應屆校招生,可以說是酷派在重度虧損下的無奈之舉。4月21日,酷派集團發布公告,截至2017年3月31日,該公司虧損4.6億港元。酷派聲稱,由于市場競爭劇烈,公司新產品尚未上市,導致銷售收入規模下滑,預計2017年上半年營收同比下滑將超過50%,上半年經營虧損也會擴大到6億~8億港元。

在連續三次推遲發布年報之后,酷派集團在5月31日發布截至2016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未經審核管理賬目,其2016年營收約為79.94億港元,而2015年營收約146.68億港元;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約為42億港元,2015年則盈利約23億港元。

“血海”市場的沖擊

2015~2016年,正是國內各大手機廠商紛紛下海血拼搶占市場份額的時候,然而酷派集團卻忙于內部的各項調整,冷落了風云變幻的市場。

2014年底,奇虎360出資4.09億美元與酷派牽手成立合資公司奇酷,奇虎360持有奇酷公司45%的股權。根據當時的協議,奇酷負責互聯網手機,酷派則專注于運營商與零售渠道。然而2015年6月,同樣是做互聯網手機的樂視以21.8億元入股酷派,一躍成為第二大股東,這也直接引發了奇虎360的抗議。最終,此事以奇虎360獲得奇酷75%股權而告終,奇酷與大神這兩個手機品牌隨奇虎360而去,但酷派卻因與奇虎360訂立的股份調整框架協議交易產生預期虧損約18.9億港元。

與奇虎360的分手并非終點。2016年6月,樂視再次購買酷派11%的股份,成為酷派第一大股東。同年8月,賈躍亭成為酷派董事會主席;十天后,原華為榮耀總裁劉江峰出任酷派CEO。四個月后,成立于2014年底的ivvi品牌也正式被酷派剝離,根據當時公告,酷派集團向深圳超多維出售酷派移動80%股權,交易金額為2.72億元。值得關注的是,此次交易完成后,原先的酷派老將們基本悉數離開,加盟ivvi。有了這批熟悉酷派運營模式的老將,ivvi在成長的道路上勢必會對酷派造成嚴重的沖擊,被“送出去的孩子”反殺也許在不久的將來就會上演。

伴隨著這一系列內部運作的結束,酷派原有市場份額嚴重縮水。2015年,酷派的出貨量為3800萬部;酷派高管還曾在發布會上預計2016年能擁有5000至6000萬部的出貨量,然而現實情況卻一落千丈。2016年底,劉江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酷派全年的出貨量僅為1500萬部;盡管劉江峰一再強調,目前的酷派將在一系列精簡和重整后新生,“五年三個一(即五年內酷派銷量過億,酷派手機重回行業第一,酷派集團市值過千億)”的計劃也將繼續推行,然而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顯示,2016年1~12月,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5.6億部,其中,國產品牌手機出貨量已占88.9%,市場份額基本被瓜分殆盡。

關鍵詞: 困局 洪荒 港元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