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四診法”,聚力扶真貧

一些黨員干部駐村扶貧裝樣子、搞“走讀式”,“人在心不在”;“開著寶馬車領貧困戶補助款”;把經濟條件較好的小康村確定為貧困村,以方便脫貧摘帽……在當前真扶貧、扶真貧的主流中,仍有個別地方出現“被脫貧”“數字脫貧”等脫貧造假現象,大搞形式主義,背離黨中央的扶貧本義,影響極壞。(5月2日 共產黨員網)

扶貧中的一些“亂象”已經偏離了“精準”二字,所以要想把扶貧這輛列車引入正軌何不用中醫的方式“試試”。中醫以望聞問切“四診法”而聞名,這對精準扶貧也同樣適用。扶貧當以望聞問切掌握“窮根”,找準病因對癥下藥,最終藥到病除拔除“窮根”共奔小康。

“走馬觀花”望民情。扶貧不是數字游戲,更不能紙面扶貧。所以,干部扶貧必須深入百姓生活,解民情察民生,找準貧困戶家庭“窮根”。更要真正去看,細心去瞧,對貧困戶的真實家庭經濟情況“心里有數”,切不可如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蘄縣鎮白安村村委會主任王西軍一般,讓貧困戶“被脫貧”,更要杜絕數據造假紙上扶貧的“亂象”。

聞過則喜補短板。有過扶貧經歷的同志都知道,在下村入戶時,很容易聽到貧困戶的抱怨、牢騷,甚至是挖苦、謾罵,這說明我們干部的幫扶還存在短板。正所謂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干部要善于從牢騷中找差距,從抱怨中看短板,提取有效建議,對貧困戶表達的合理訴求進行對照檢查,真正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不恥下問取真經。有道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幫扶干部大都是機關干部,在扶貧過程中,可能因自身對農村工作的理解見識有限,對于貧困戶幫扶想不到切合實際的有效致富措施,這就需要我們干部通過入戶交流、田間擺談等途徑不恥下問,問需于民、問計于民。畢竟“高手多是在民間”。

一戶一策幫扶實。經過了“望”“聞”“問”,幫扶干部要摸準發展重點、難點,找準幫扶要點、關鍵。因地制宜幫助貧困戶解決脫貧“攔路虎”,切中要害,一擊即中,真正達到藥到病除的效果。

脫貧攻堅要的是“精準”,做的也必須真實。所以,杜絕形式主義,杜絕紙上扶貧,就要求黨員干部真正做到望出真實情況,以聞過則喜的精神、不恥下問的態度,找出“窮根”真幫實扶。望聞問切齊上陣,何愁扶貧不精準。他年我若交“答卷”,脫貧攻堅把氣揚。

關鍵詞: 聚力 真貧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