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

近日,商務部、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了《對外投資合作綠色發展工作指引》。《工作指引》指出,當前,世界多國把綠色作為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方向,碳中和問題成為國際社會關注焦點,國際貿易投資中的綠色規則加速演進。中國正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并積極參與全球環境治理和履行國際責任。進入新發展階段,對外投資合作只有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才能成為提升國內國際雙循環質量的重要支撐,才能在開放發展中發揮關鍵作用,才能在國際合作與競爭中贏得主動。

綠色發展意義深遠

商務部研究院副研究員王是業在接受國際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氣候變化問題是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推動綠色發展已成為國際社會的重要議題。中國已向國際社會作出了碳達峰、碳中和的承諾,推進對外投資合作綠色發展是中國踐行承諾、履行國際責任的重要舉措之一。

近幾年,中國對外投資合作領域不斷擴大,投資結構持續優化,為推動綠色發展奠定了較好基礎。根據商務部此前發布的統計數據,今年1-5月,中國多個領域對外投資持續增長:流向制造業的對外直接投資72億美元,同比增長11.8%;流向信息傳輸業35.1億美元,同比增長49.4%;流向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交通運輸、居民服務等領域的投資也呈增長態勢。

王是業進一步表示,目前部分欠發達國家開展節能減排改造、發展循環經濟、開發清潔能源的能力不足。中國企業在海外實施綠色項目將有助于提升相關國家綠色發展能力,助力其實現碳排放目標。

王是業談到,更重要的是,當前綠色發展已成為國際社會共識,綠色發展規則不斷演進,國際合作機制、國際組織持續推動綠色規則升級。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制定綠色發展標準,并通過正式和非正式途徑提高相關規則的約束性。“中國倡導企業對外投資合作綠色發展,是順應國際規則、提升企業海外合規能力建設的重要路徑。”

多方面踐行綠色理念

《工作指引》提出,要在對外投資合作過程中,推動綠色生產和運營,建設綠色基礎設施,打造綠色境外經貿合作區,推進綠色技術創新,推動企業主體綠色轉型,遵循綠色國際規則,鼓勵和引導“走出去”企業提高綠色發展意識,嚴格保護生態環境,與東道國攜手共建清潔美麗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相關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年底,已有近130個國家提出無碳發展規劃或愿景,不少國家以立法和出臺政策等方式確定了碳中和目標,顯示出全球多數國家綠色低碳發展的決心。同時,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發布的《工業園區國際指南》也將環境績效作為工業園區績效評估的重要內容,包括環境適宜選址、綠色基礎設施、綠色指標體系等內容。

中國境外經貿合作區投促辦公室近日亦提示,中國境外經貿合作區作為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產業合作的載體,要高度關注并積極參與與低碳綠色發展有關的國際協定、區域合作及東道國相關法規和政策,服務中國與東道國共建綠色“一帶一路”重點項目落地。

在王是業看來,未來在對外投資合作中,中國企業要逐漸提升順應和對接規則的能力。“盡管當前基本達成了綠色發展的共識,但國際上尚未形成貿易投資綠色發展的統一標準和規則。這就要求中國企業在開展對外投資合作時充分了解當地適用的相關規則標準,確保相關項目建設符合當地綠色發展要求。”王是業說,在行業組織的推動下,中國企業還可探索與相關國際組織進行合作,參與制定國際性的行業綠色發展標準,推動建立相關認證體系。

“此外,企業還要提高項目全流程和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能力,把節能減排的理念貫穿到經營活動的各個環節。”王是業強調。(記者 魏橋)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