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時代已至 如何在數字化經濟下把握時代脈搏?

數字化生活很近,我們的每一次叫車、每一頓外賣、每一次網購,都離不開背后的數字經濟。

數字化生活很遠,我們正在邁入5G社會,卻不懂5G是什么意思;我們聽過AI,卻不了解AI究竟帶我們走向何方?

數字化生活很便利,我們出門只需要一部手機;數字化生活也很冷冰冰,把老年人落在身后。

那么疫情下,數字經濟將如何影響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家、每一個企業、每一個行業?在經濟內循環的號召下,中國經濟將如何借力數字經濟?我們會迎來哪些新的機遇和挑戰?

我們已處于數字化社會

數字化社會不可逆并且在快速發展,數字經濟是一種將人們的消費需求轉移到網上,如在線教育、視頻娛樂、遠程會議、在線醫療、網上購物、電商平臺等這些不依賴人員空間物理移動,從而迎來快速發展的新經濟。

我們對于網絡的需求越來越多,整個市場經歷了飛速發展,尤其是亞洲互聯網用戶數量,更是呈現爆發式增長。隨著行業逐漸走向規模化和成熟化,基于數字化的網絡平臺和服務市場也正由粗放式增長逐漸進入優化升級階段。

疫情下數字化助力經濟內循環

而在疫情下,我們加快邁入數字化社會,數字化也為中國經濟的內循環提供助力。

眾所周知,在全球經濟并不明朗的當下,國內率先明確經濟內循環的方向。這個會影響我國經濟發展方向的新名詞,也成了今年資本的熱門話題。所謂經濟內循環,就是 “內循環為主,外循環為輔”。主要是指,擴大內需,擴大消費。

而作為互聯網大國,數字經濟的拉動效應便成為經濟內循環的突破關鍵。為傳統產業賦能、促進新興產業興起、加速數字化社會的發展,是大家關注的重點。

在剛剛結束的雙十一,阿里巴巴方也對外公布了今年雙11的成交額數據:11月1日零點至11月11日零點30分,2020雙11成交額破3,723億。實時成交額超過1億元的品牌已經超過300個。相較之下,2019年雙11全天的交易額為2,684億。另一邊,開場9分鐘,京東11.11全球熱愛季累計下單金額已經突破2,000億元。2019年雙十一,京東全天最終累計下單金額僅為2,044億元。

此外,根據騰訊研究院《疫后企業數字化生存調查報告》顯示,本次疫情后,企業復工率與數字化程度呈正相關,數字化程度高,則復工率高,且數字化程度較高的企業員工失業率也顯著較低。

如何在數字化經濟下把握時代脈搏?

從農業時代、工業時代到數字經濟時代,每個時代都會誕生不少挑戰和新機遇。而在數字經濟時代下,我們該如何看待把握這一時代的脈搏?

據景順亞太區全球市場策略師趙耀庭,以及景順亞洲股票投資團隊產品經理劉楠分享《后疫情時代:亞洲股票的投資機會》中,其指出,后疫情時代下,要持續把握結構性投資機會。其中強調數字化將持續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

“我們認為我們長期看好的亞洲結構性發展機遇不會因為疫情而發生改變。這些結構性投資機遇包括數字化、高端化、體驗化、城鎮化和健康化。尤其我們看到互聯網科技在疫情中發揮出重要作用。我們相信在一個后疫情的時代,數字化將會持續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

德勤中國也在《數字化生活服務市場生態展望》中指出,經濟的持續發展下,數字經濟不斷增長的趨勢仍將保持,在線服務的滲透率也將隨著整體數字化水平的上升而不斷提高。在市場的發展中,體驗性消費、飛速進步的科技等,都是影響市場發展的重要因素。展望數字經濟的未來發展,由科技進步帶來的全新數字化進程、新的市場參與者、新的供需關系和新的數字化能力,都可能成為市場進步的重要力量。

關鍵詞: 數字經濟 時代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