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遷大使館 美國成心捅破巴以“馬蜂窩”

5月14日,美國將駐以色列大使館從特拉維夫遷往耶路撒冷。據韓聯社報道,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美國副國務卿沙利文、財政部長姆努欽、美國總統特朗普女兒伊萬卡及其丈夫庫什納等人參加了開館儀式。

新館“掛牌”引爭議

“祝賀!這一天我們等了很久。”當天,并未親自出席開館開幕式的美國總統特朗普以視頻的方式致辭道。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則在開幕式上激動地表示,“特朗普總統創造了歷史。”

美國遷館一舉引發巴勒斯坦強烈抗議。巴勒斯坦總理哈姆達拉譴責美國政府的做法是鼓勵以色列繼續侵占巴勒斯坦土地,毀滅巴勒斯坦人的建國目標。

國際社會對美國的遷館決定多持保留態度。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表示,美國將駐以色列大使館遷至耶路撒冷是消極的。土耳其總理埃爾多安則表示,美方的這一行為踐踏了國際法,違背了聯合國相關決議。

歐洲盟友也大多與美國在這一問題上“劃清界限”。據路透社報道,歐盟28個成員國中,僅匈牙利、羅馬尼亞、捷克和奧地利4國派代表出席開館儀式。

法國愛麗舍宮發布公報稱,法國總統馬克龍重申法國不贊同美國在耶路撒冷開設駐以使館的決定。英國外交大臣鮑里斯·約翰遜表示,美國的遷館行為,是在錯誤的時間出了一張錯誤的牌。

一味偏以有深意

分析認為,美國不顧捅破“馬蜂窩”的危險,宣布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并強行將駐以使館遷至耶路撒冷,其背后有多方面考量。

“猶太智囊及財團對特朗普政府的影響是美國巴以政策的重要動因。”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外交政策研究所研究員、中國中東學會副會長李偉建在接受本報采訪時分析,特朗普政府施政團隊中有著不少猶太裔成員,使美國的中東政策呈現出較為明顯的親以傾向。

國內政治的需要也是促使美國遷館的重要原因。據悉,猶太裔美國人約有600萬,其中94%居住在13個關鍵州,有時能在選舉中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財力雄厚的猶太政治游說集團,對美國政治有強大的影響力。李偉建表示,特朗普政府需要獲得國內猶太利益集團對其2018年中期選舉和連任競選的支持。

此外,近年來國際社會包括阿拉伯世界本身對巴勒斯坦問題的關注度有所下降。“當前中東問題的焦點是伊核問題和敘利亞問題,此時遷館在時機上對美以較為有利。”李偉建說。

巴以和平無歸期

據美國廣播公司報道,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約翰·博爾頓此前接受采訪時說,美國駐以使館遷至耶路撒冷將“有利于實現巴以和平”,因為“承認現實”才能方便解決問題。

然而,事實并非如此。5月14日當天,一邊是開館儀式,另一邊卻是流血沖突。巴以地區多地爆發巴勒斯坦民眾大規模抗議示威,并與以色列士兵發生沖突。據統計,至少60名巴勒斯坦人喪生、2800多人受傷。

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發表強硬聲明稱,美國應為此付出代價,哈馬斯將全力保護巴勒斯坦人民。

美國《新聞周刊》報道稱,美國軍方在開館儀式后緊急派遣海軍陸戰隊至中東各國,加強對美國大使館的安保工作。有分析認為,美駐以新使館遷址將給各類武裝勢力提供口實,針對美國及區域內其他支持該政策的國家發動襲擊,這勢必增加區域動蕩。

布魯金斯學會研究員布魯斯·里德爾直言,美駐以使館的搬遷是“將另一罐汽油扔在火里”。

李偉建指出,美國的遷館行為加劇了中東的緊張氛圍,至少短期內將使巴以問題的走向更加嚴峻。

巴以問題研究人士埃爾加南·米勒說:“美國的這一行為,只會讓巴勒斯坦人覺得更加被冒犯,讓新的巴以和平進程遙不可及。”

關鍵詞: 馬蜂窩 美國 大使館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