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華貿易戰損人不利己”的原因和關鍵是什么?

中國記協第118期新聞茶座聚焦中美貿易摩擦 徐祥麗攝

“對華貿易戰損人不利己”的原因和關鍵是什么?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18日舉辦新聞茶座,世界經濟研究所前所長陳鳳英在茶座上就此與中外記者做了深刻交流和探討。

2017年12月,特朗普政府發布首份《美國國家安全戰略報告》,把中國定性為美國的戰略競爭者。陳鳳英認為,美國挑起貿易沖突背后的戰略性是不可改變的。232調查和301調查是聲東擊西,并非其表面所說的為了解決貿易逆差,而是對崛起中國的威懾。

“但是今天的中國不容小覷。中國創新能力增強;一帶一路貿易平臺發展良好;這些因素都是無法小看中國的理由。中美解決問題應盡快恢復外交安全對話、全面經濟對話、執法及網絡安全對話、社會和人文對話四個高級別對話機制。”陳鳳英說。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7日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計今明兩年世界經濟的增長率都將在3.9%,但同時警告,貿易沖突可能會讓全球增長“脫軌”。

陳鳳英指出,世界經濟在金融危機以后能保持今天這樣的持續增長,中美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美國發起“對華貿易戰”不僅僅牽涉中美之間的貿易,更涉及到中美安全甚至全球化發展的方方面面,將對世界經濟造成沖擊。

未來是屬于世界的,而不是某個國家。陳鳳英說,作為大國,中美必須承擔特殊的重要責任。如果為了個人的利益,破壞世界經濟發展良好形勢,對任何國家都是不利的。世界經濟的蛋糕是越做越大的,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各國應看到,我們同在全球化的船上,要同舟共濟。

關鍵詞: 全球 貿易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