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下狠心嚴懲罰款增至百倍 希望恢復制造信譽

鑒于神戶制鋼所等日本制造業接連曝出品質數據篡改問題,為加強預防違規行為的發生,日本政府正在推進修訂該國《工業標準化法(簡稱JIS法)》。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經濟產業省將把對違規企業的罰款提高至相當于如今100倍的最多1億日元。此外,企業管理體制的不完善也將被納入處罰對象。日本政府希望以此推動企業的意識改革,恢復日本制造的信譽。

據報道,關于鋼鐵、汽車零部件和建筑材料等具備高品質的產品,企業可根據日本國家注冊機構的認證,采用日本工業規格(JIS)標識。對于客戶來說,好處是據此可知這些產品獲得國家的政治背書,高品質得到保證,能夠安心使用。

目前,日本相關認證機構為持續對品質進行擔保,需定期對工廠進行審查,如果不滿足相應水平,將取消認證。對于不遵守認證機構決定、繼續顯示認證標識、或在原本未獲認證的產品上使用等惡劣企業,將處以最多100萬日元罰款或最長1年的有期徒刑。

日本經濟產業省為達到遏制檢測數據篡改等違規行為等目的,將把罰款額一下子提高至最多1億日元。與此同時,管理體制也將納入日本JIS法的對象。例如為避免工廠等制造一線發生數據篡改,將建立多人參加的檢查體制,以及負責品質管理的部門要完全獨立等。如果管理特別不完善,而且未顯示出糾正姿態,將予以處罰。

在神戶制鋼、三菱材料和東麗等日本有代表性的制造業企業,違規行為正不斷發生,包括在鋁、鋼鐵和橡膠材料等領域篡改檢測數據,供應不符合與客戶簽約的品質的產品等。

神戶制鋼被認為在10多年前違規行為就橫行,但認證機構在原則上每3年實施的定期審查中未能發現違規行為。東京大學名譽教授飯塚悅功表示,“只要數據被替換或原始資料被刪除,發現違規行為并不容易”,指出了審查的局限性。

報道稱,此次修改法律的著眼點在于加快采取防止企業方面違規的舉措,但可能需要采取加強或改變認證機構本身的審查體制的行動。

關鍵詞: 日本 信譽 政府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