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方案將讓北極圈的人在淘寶上買魚叉

 

  (照片均為位于澳大利亞悉尼的全球訂單履約中心海外倉)

11月初,正值南半球的春天,每日都是細雨淅淅。在悉尼中央商務區,澳大利亞最大的連鎖藥店澳洲大藥房(ChemistWarehouse)里總是顧客如織。店門口大大的廣告牌上,寫著“本店推薦支付寶”,當然,還可以刷銀聯卡。

讓這家藥店對中國顧客如此青睞的原因之一,是它在2016年“雙十一”購物節,成為唯一一家銷售破億的天貓國際跨境電商品牌。2017年,它再度復制了這一奇跡,比去年銷售額更高,成為“雙十一”全網保健食品銷量第一。

要讓早已被慣壞了的中國消費者掏出一個多億到這家遠隔重洋的店消費,并沒有看上去那么容易。起碼要滿足的一個條件是,送貨速度飛快,非一般的快。

搭上“雙十一”后是200%的增長

秘訣在40分鐘車程外。

這里是菜鳥的全球訂單履約中心(GFC)海外倉之一,在這個由華人開設的澳洲物流公司EWE,早早就掛上了“菜鳥聯盟”的巨幅廣告,也掛滿了“智慧物流成就中國新名片”等橫幅。一萬平方米的倉庫里,貨架已然塞滿。

澳洲大藥房在這里有專門的貨架,擺滿了中國消費者青睞的葡萄籽膠囊、維生素膠囊等各類保健品,放在專門定制的藍白相間的盒子里。在燈火通明的“雙十一”之夜后,貨架將會變空。

EWE物流公司首席執行官王晨,對去年“雙十一”記憶猶新。由于悉尼與北京有三小時時差,所以當中國人在零點開啟購物狂歡時,這里已是凌晨三點。很快,下單量就超過了所有人的預期。最后,公司20多個高管全都變成了一線工人。

這個中國快遞業反復經歷過的場景,在澳大利亞上演后,成為所有人難忘的記憶。更為重要的是結果:72小時后,第一單送到了萬里之外的中國消費者手中。

“我們以前營收是20%的年增長率,在澳大利亞算很高的了。自從搭上了中國的‘快車’,增長率變成了200%。”王晨感慨,僅去年“雙十一”當天,這個倉就發出了50多萬件商品。

澳洲大藥房中華區首席運營官南茜對本報記者表示,今年他們預測在“雙十一”的銷量將會再增長50%以上,為此,從今年5月開始,到“雙十一”前,上億元的貨品已經放在了浙江寧波的菜鳥保稅倉以及澳大利亞的全球訂單履約中心海外倉中,等待這一天的到來。

正是從這里出發,澳洲大藥房的貨品才搭上了通往中國消費者的快車道。

而來自中國的需求,不僅讓澳大利亞快遞公司興奮,也吸引著“國家隊”參與。

在天貓國際上,擁有206年歷史的澳洲國營企業“澳洲郵政(AustraliaPost)”也開了店。這個在全澳擁有4400多家門店,業務范圍最廣的物流商,瞄準的是澳洲商品與中國消費者之間的“最后一公里”。

據介紹,澳洲郵政將澳洲包裹運到國內后,與中國郵政等國內物流商合作完成“最后一公里”,將澳洲商品送達消費者手上。對于今年“雙十一”預期,澳洲郵政方面希望能在去年的基礎上實現翻倍。

接受本報采訪這天是10月31日,澳洲郵政新任CEO克里斯汀·霍爾根履新的第二天。新工作千頭萬緒,她執意抽出時間,在澳洲郵政墨爾本總部接受中國媒體采訪。

“我是中國的超級粉絲。我對澳洲郵政未來在中國市場的前景充滿信心。”克里斯汀透露,她上任之后馬上擬定了今年12月初到訪中國拜訪客戶和調研市場的計劃。

在海外打通“最后一公里”

在墨爾本,創業者艾蘇是一名網購達人。他在國內養成的淘寶愛好,到了海外絲毫未減。中國物美價廉的商品,在全世界都有著不小的競爭力。“我最近剛買的是一臺攝影用的云臺,還有小米的智能產品。澳洲的一些朋友鄰居看到我們國內產品物美價廉,也都紛紛找我代買。”

在中國的電商網站購物方便、價格劃算,卻不像在國內收貨那樣方便。澳大利亞的配送成本高、速度慢,周末不派送等問題,讓包括艾蘇在內的用戶很痛苦。

“如果不在家,快遞就給你留張卡,提醒你去取貨。但他們每天下班特別早,周末也不開門,對于上班族來說幾乎無法解決。”這個“痛點”,在本報采訪的多位網購達人中已是共識。

好在,解決這一“痛點”的方案跟著中國的商品走出了國門。

位于墨爾本著名的維多利亞菜市場對面的“遞四方”速遞旗艦店,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案之一。店外貼著的大幅廣告上寫著,在澳大利亞參加天貓“雙十一”活動,11月11日當天“官方物流四方格合單首重0元”。

在與菜鳥合作之下,這些來自中國的快遞物流企業,不但把“包郵”帶了過來,還把速度大幅提升。

在拉籌伯大學就讀的中國留學生孟子恒,剛剛到這里取走了從東莞寄來的貨品。這件商品,只需要從國內任一地方發到位于東莞的貨倉,直接抵達墨爾本之后,即可分發到顧客手中。而在這家店附近,還有至少六七家速遞公司,提供著相關服務。

“澳洲的快遞大都不像自提點這么方便,直接拿短信驗證碼就能取貨,跟國內接快遞差不多。”孟子恒告訴記者,收貨速度也比以往大為提升,等待四五天、步行10分鐘取貨,成為常態。

“澳大利亞的客戶說,哇,竟然能提供下班后的送貨服務,假日你們也在送包裹嗎?我說,是,我們是可以做到的。”“遞四方”速遞墨爾本分公司負責人里奧·劉告訴記者。“以前從中國到澳洲的國際直郵費用很貴,隨著本地派送和自提點網絡建設,直郵費用下降近一半。”

劉先生回憶,因為之前出現太多次爆倉的情況,去年“雙十一”時全公司除了董事長,全在一線工作,忙了6周才恢復到正常工作秩序。今年,干脆在9月份進行了擴倉,100位備用司機隨時候命,預定了60架貨機,并有充足的兼職配送員和自提點位置預留。他直言,這樣的能力,不經“雙十一”,很難鍛煉出來。

中國方案的世界意義

2017年11月11日這天,澳大利亞籍的馬來西亞人南茜,穿著一件紅色短袖上衣,在中國網站淘寶上做起了直播,為用戶做專業的答疑解惑、贈送禮品,“每十分鐘就會發一次紅包”。用上了“中國方案”,效果立竿見影——澳洲大藥房銷售額破億的時刻,從2016年11月11日的23小時19分,提前到了2017年11月11日的7小時5分。

對中國市場的重視,體現于諸多方面。

在看到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后,澳洲政府部門也希望將更多本地的中小企業通過電商平臺推廣到中國消費者面前。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投資促進部門總監戈努爾·賽爾貝斯特對記者表示,與阿里的合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她舉例說,當地的羊奶皂在去年“雙十一”當天創造100萬澳元的營業額,并獲得當年的“出口大獎”。

“我去參加很多當地的會議,幾乎每一個都在講中國機會、亞洲機會,這已成為每天飯桌上、商務場合,甚至教育當中都在談的話題。”阿里巴巴澳大利亞新西蘭辦公室負責人周嵐感慨。她舉例說,在當地一個類似于中國高考的考試中,如果考了中文會有附加分數,足見中國之重要性。

如今的關鍵是,如何讓這些美好想法,讓買全球、賣全球的愿景,不在等待中成為泡影。

“未來的目標是實現一地發貨,中國24小時、全球72小時送貨必達。”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提出,菜鳥網絡將作為大數據物流平臺,連接任何一家物流公司、快遞公司和倉庫。而未來,菜鳥網絡將在實現“貨通天下”這一層目標上,覆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最終連接全球。

這一切,不止發生在澳大利亞。在非洲加納利群島,來自中國的手機、耳機、家電在這里備受歡迎,更受歡迎的是,在菜鳥幫助下,從中國送往這里的包裹,所需時間從一個月甚至更久,縮短到了15天以內。在新馬、澳新、美加、日本以及港澳臺等國家和地區,菜鳥聯合當地物流商推出首重包郵的服務。在世界各國,來自中國的合作,飛速提升著物流行業的服務速度與水平。

按此趨勢,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中國人買西班牙紅酒,北極圈的人在淘寶上買魚叉,非洲人網購捕鼠器,南太平洋小島的居民買中國手機……都將在幾天內完成全部購買過程。

那些讓中國人民生活更為幸福的解決方案,正在不折不扣地走向世界、影響世界、造福世界。

關鍵詞: 魚叉 北極圈 淘寶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