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付熱帶病“頭號殺手”瘧疾又多了兩件新“武器”。中美等國研究人員28日報告說,他們利用工程腸道菌和強化瘧蚊免疫系統兩種方式,在實驗室中成功阻斷瘧疾的傳播。
兩件抗瘧新“武器”以兩篇論文方式發布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雜志上,其中工程腸道菌研究論文由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王四寶研究組聯合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合作完成。
王四寶對新華社記者介紹說,他們從瘧蚊(又稱按蚊)體內分離到一種屬于沙雷氏菌屬的新菌株AS1,它不僅能由雄蚊通過交配傳播給雌蚊,還可通過黏附在卵殼表面經雌蚊產卵傳給后代蚊蟲,具有在蚊群中代代相傳的能力。
在經過基因改造后,該共生細菌能分泌表達5種具有不同抗瘧機制的抗瘧基因,在多種瘧蚊腸道內高效特異地抑制或殺滅瘧原蟲,使蚊子成為無效瘧疾媒介,從而在源頭上切斷瘧疾傳播。此外,這種共生細菌在瘧蚊中的散播不受瘧蚊種間或種群間生殖隔離的限制,便于將抗瘧基因散播到不同種類的瘧蚊中。
據介紹,改造這種共生細菌操作簡單,不影響蚊蟲壽命,具有生態環境安全性,便于在瘧疾流行的欠發達國家推廣應用。
王四寶說:“這一新共生細菌為加快抗瘧基因散播提供了安全高效的驅動系統,解決了如何將抗瘧菌株擴散到整個蚊群的巨大挑戰,使腸道共生菌介導的阻斷疾病傳播新策略從實驗室走向實際應用成為可能。”
另一篇論文由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和馬里蘭大學研究人員合作完成。他們通過對瘧蚊進行基因改造,強化其免疫功能以抵抗瘧原蟲感染。但沒想到的是,這種策略不僅改變了瘧蚊腸道與生殖器官的菌群,而且使被改造瘧蚊變得更加有交配“吸引力”,因而更容易在蚊群中傳播其改造基因。
瘧疾由受瘧原蟲感染的雌性按蚊通過叮咬傳播。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全世界約一半人口面臨瘧疾風險,年死亡人數超過40萬,其中多數是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5歲以下兒童。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最近更新
- 市政協委員建議推動出臺《重慶市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高質量集聚發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022-01-15
- 噴灑消毒劑2.9噸!鶴壁鶴山區對城區公共場所集中消殺2022-01-15
- 大慶兩會看檢察 | 漫看大慶檢察“高光”時刻(一)2022-01-15
- @所有焦作人 坐火車不用再帶身份證了2022-01-15
- 從警前VS從警后,一同追憶那段“芳華”!2022-01-15
- 速看!福州這個路段出行有變2022-01-15
- 【長三角日報】紹興原市委書記馬衛光,任杭州市政協黨組書記2022-01-15
- 西安市新城區發布關于在外人員返鄉有關事項的通告2022-01-15
- 大幅提速!長春中院首次適用二審民事案件獨任制審判2022-01-15
- 天津津南檢察:“既要抓好防疫,也要辦好案件”2022-01-15
- 豫警文苑丨黑夜卡口,藏著最深的愛和最亮的光2022-01-15
- 全省法院實現訴訟費繳退費“線上辦” 傳統線下繳退費功能為何仍保留?2022-01-15
- 受疫情影響西安部分區縣蔬菜滯銷,亟需各方助力解決2022-01-15
- 恩施州6個重大交通運輸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32億元2022-01-15
- 【15號用】3崗招聘若干人!45歲以下可報!五險一金+包食宿!2022-01-15
- 國際科技合作助推湖南優勢領域提升國際競爭力2022-01-15
- 延安城區新增車位3100個 有效破解停車難2022-01-15
- 鴻星爾克入選2021年“誠信之星”!2022-01-15
- 菏澤農商行新興支行開展包片行政村信貸產品推介活動2022-01-15
- 鞏義市:黨員“雙報到”進社區 為民服務“不打烊”2022-01-15
- 廣東珠海1月15日新報告1例本土確診病例2022-01-15
- 大降價!阜陽即將啟動2022-01-15
- 北京專報丨國家衛健委:天津疫情仍在持續發展,西安疫情進入收尾階段2022-01-15
- 陜西對符合解除隔離條件人員 落實后續7天居家健康監測措施2022-01-15
- 信陽消防聯合多部門 開展應急實戰演練2022-01-15
- 城西區:“紅色存折”讓社區志愿服務更有溫度2022-01-15
- 乘動車忘帶身份證 可開電子證明2022-01-15
- 陜西組建2400人的省級醫療團隊 支援本土確診病例救治工作2022-01-15
- “德爾塔”與“奧密克戎”,救治有何不同?2022-01-15
- 手拉手共成長 長沙清水塘北辰小學孩子“牽手”湘西娃202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