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與巴拿馬建交,是“定心丸”也是“催化劑”
 講真,留給臺灣的“朋友”不多了。

  今天是個好日子。

  一大早,中國與中美洲的巴拿馬宣布建交。這歷史性的一刻是“定心丸”,也是“催化劑”。

點擊進入下一頁
中新社記者 盛佳鵬 攝

  “定心丸”

  實際上,正式建交前,中巴經貿往來已相當密切。兩國1996年互設商務代表處后,雙邊貿易平穩快速發展。

  目前,巴拿馬已成為中國在拉美地區第八大貿易伙伴和第五大出口目的國。據中國海關統計,2016年中巴雙邊貿易額達65億美元。中巴貿易中超過90%通過科隆自由區轉口到拉美其他國家,中國是科隆自由區最大供貨國和最大貿易伙伴。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采訪時表示,在中美洲所有未與中國建交的國家中,巴拿馬是對華雙邊貿易與投資規模最大的。但礙于兩國遲遲未建交,貿易與投資往來要進一步深入風險太大,合作潛力遠未充分發揮。

  一個例子是,因沒有外交關系支撐,缺少政府“后盾”,中國企業每年對巴拿馬投資額波動劇烈:多則達上千萬美元,少則僅一兩百萬美元。中國企業在巴拿馬做工程承包和勞務合作項目的也很少,因為兩國政府不建交,企業在項目招標準入上受歧視不說,一旦出了事,誰也幫不了你。

  在趙萍看來,正式建交意味著中巴將建立順暢的政府溝通渠道,可為兩國經貿往來提供制度安排與保障,不僅經貿合作環境更加便利化,一旦出現問題和糾紛也能妥善解決。“作為兩國關系的新起點,建交將為中巴經貿合作實現更大發展保駕護航。”

  中國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也表示,國與國之間要充分挖掘經貿合作潛力不僅需要民間努力,更要在政府層面搭臺,建立穩定的溝通交流與爭端解決機制。此次中巴建交,將有助于減少中國企業對巴拿馬貿易投資遇到的限制,降低風險,為兩國合作提供機制保障。

  “建交只是第一步,預計今后中巴雙方將根據需要,在經貿領域建立廣泛的制度安排,為兩國經貿合作提供更多便利條件。”趙萍說。

點擊進入下一頁
中國國家副主席李源潮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巴拿馬副總統兼外長德圣馬洛。| 中新社記者 杜洋 攝

  “加速器”

  如今,產能合作已成為中國與拉丁美洲合作新的增長點。據官方數據,中國累計在拉美和加勒比國家新簽工程承包額已超過千億美元,項目涉及天然氣、管道、電站、公路、港口、鐵路等基礎設施領域。

  白明表示,產能合作通常涉及大型成套設備,在沒有政府機構擔保的情況下往往很難開展。在此情況下,與巴拿馬建交后,中國裝備和產能“出海”料將迎來更大機遇。

點擊進入下一頁
中新社記者 俞方平 攝

  “一帶一路”建設也將獲得更好推進。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表示,中方歡迎巴方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巴拿馬這個國家,地理位置實在太重要了。它位于中美洲地峽,東連哥倫比亞,南瀕太平洋,西接哥斯達黎加,北臨加勒比海,連接中美洲和南美洲,巴拿馬運河從北至南溝通大西洋和太平洋。若有巴拿馬加持,“一帶一路”建設將走得更穩,也更遠。

  “催化劑”?

  作為中國官方眼中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區“最重要的國家之一”,巴拿馬與中國建交或將對其他國家產生示范效應。

  現在仍未和中國建交的國家主要集中在中美洲。趙萍表示,中美洲很多國家都對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全球對外投資第二大國中國加強經濟合作有濃厚興趣。考慮到該區域內不少國家在吸引外資方面存在激烈競爭,巴拿馬與中國建交或將產生“多米諾骨牌”效應,使其他未和中國建交的國家加速轉向中國,也將為中美洲地區深化與中國的經貿合作打造良好示范。

  講真,留給臺灣的“朋友”不多了。(李曉喻)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