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肉質品進口, 歐亞農產品貿易新進展

由荷蘭始發的中歐班列,運載著26噸歐洲冷藏豬肉抵達成都,這標志著農產品貿易的新進展,將加強中歐貿易的交流,同時讓國人嘗到歐洲高品質的農產品,滿足國人舌尖上的品味。成都作為國際化大都市,作為中歐班列的鐵路港,致力于打造西南地區進口肉的分銷產地,完善本地供應鏈服務,來發揮自身的獨特優勢。中歐班列實現肉質品進口,有著實質性的意義。

運輸成本大大降低

通過中歐班列進口歐洲農產品,成本優勢是十分明顯的。以往通過海運,在運輸時間上過長,與之相比慢了45天,增加了隱形的成本,農產品的運輸不太看好,而如果選擇空運的話,每噸運輸費用也能節省一萬元左右,在物流成本上有著明顯的劣勢。通過中歐班列來進行運輸,一方面降低歐洲肉類原產地的成本,同時也減少了老白姓買單的成本。不僅如此,它也加強了肉類企業的競爭力,促進產銷量的增幅,帶來更多的優勢。

建設更標準的國際供應鏈體系

成都通過中歐班列的肉類品進口,不僅可以促進對外貿易的發展,同時也為自身供應鏈體系的建設帶來了發展良機。通過完善進口口岸的冷鏈體系,開放鏈交易的市場,有利于建設標準化的冷鏈體系,為西南地區肉類分銷基地的建設提供了可能。成都為應對肉類的進口,打造了一千平米的冷凍集裝箱堆場,還有一萬五平米的冷鏈查驗存儲設施,大大完善了國際供應鏈體系,同時各種檢疫、監控和檢測識別系統的設備更新,也有利于保障肉質品的安全。

帶動成都國際鐵路港地位的提升

成都在完善一系列供應鏈體系后,實現了進口肉類產品常態化運作,保證了肉類品貿易的正常開展,也延伸了成都國際鐵路港的業務,帶動了口岸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同時也有利于成都國際鐵路港地位的提升,擴大港區業務輻射范圍和影響力。

成都國際鐵路港為實現肉類進口常態化,采取了不少措施。首先,成立成都國際鐵路港進口肉類企業聯盟,通過聯合發力,整合成都食品企業的資源,推動進口肉類的快速發展。然后為參與聯盟的企業提供全程供應鏈服務,這樣做的同時,也帶動了成都國際鐵路港地位的提升,為中歐班列的肉類運輸提供良好的銜接,打開肉類的產銷量。

關鍵詞: 中歐 歐亞 新進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