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原因在哪里?劉世錦認為,與需求端減速相適應,供給端要較大幅度減少產量、去產能,以期促進價格和利潤回升。“目前鋼鐵等五大產能過剩行業的PPI已經達到負的20%,PPI負增長,這些行業就貢獻了80%的原因。”
目前發改委穩投資力度不斷加大,而央行也在貨幣政策端連續進行降息和降準操作。
但劉世錦認為,“中國式通縮”,是由于產能過剩沒有得到及時調整而形成的,并不是由于貨幣供給不足。價格低迷,是過去10多年重化工業高速增長所形成的龐大生產能力,與減緩了的終端需求相比而出現的產能過剩所導致。
他說,這些行業經由洗牌實現相對收縮、達到供求平衡以前,價格和企業盈利能力都難恢復到可持續的水平。
“五大過剩行業需要去掉20%-30%的產能,如果僅僅依靠市場可能行不通。”劉世錦說,可以探索減少煤炭、鋼鐵等產能過剩的交易機制,建立產能指標,這些指標可以交易,與目前的碳排放交易類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