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賦能聯合實驗室 打造社區治理新模式

“小區專門安裝了360度攝像頭來監控高空拋物,我們頭頂上的安全有了保障,大家也不會隨手亂扔亂丟。小區還裝了人臉識別的門禁系統,安全又便捷。”11月11日,記者跟隨社區網格員來到建鄴區金穗花園小區檢查高空監控設備運轉情況,高清監控對準小區樓棟的窗戶,實時監控拋物情況,小區居民開心地為項目點贊。

金穗花園社區是沙洲街道6個保障房社區之一,實際居住人口1.3萬,其中流動人口萬人,與之相對應的安保力量卻有限,小區治安、高空拋物、流動人口,這些都曾是小區住戶的操心事。金穗花園社區黨委書記劉林告訴記者,今年年初金穗花園社區啟動智慧小區建設,包含人臉識別智慧門禁系統、高空拋物智慧監控系統、垃圾桶滿溢智慧監控系統、電動車上樓智慧預警系統、獨居空巢老人智慧關懷系統等項目。

“自從有了監控,高空拋物現象明顯減少,在事故發生后也能準確認定責任、減少扯皮,居民安全感也大大提升。目前,小區先后安裝了20個對空高清紅外夜視探頭。”劉林說。

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打造智能安防小區,是建鄴區提高區域城市規劃建設管理精細化水和社會治理能力的一個生動縮影。去年8月,建鄴區委政法委組建成立“建鄴區社會治理科技賦能聯合實驗室”,按照“基層一線出題、職能部門點題、實驗室接題、各單位聯合破題”的模式,整合隊伍、數據、臺、機制,打造全周期管理和整體智治模式,建設“大安全”“大綜治”“大市政”“大城管”的創新城市管理格局。

“傳統社區模式下,社區工作人員、物業保安、巡防民警等主體在參與社區治理時,存在著信息獲取重復、服務匹配不夠精準、服務效率低下等問題。”建鄴區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對此,聯合實驗室以社區各方需求為導向,通過5G、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新技術,對數據資源進行收集、整合、存儲與分析,并使用數據挖掘、智能分析、實時展示等手段,實現對社區的數字化、智慧化治理。

針對傳統社區安防基礎設施薄弱的問題,部署全區重點區域視頻智能監控、居民小區單元樓棟智能防控、特殊人群智能防控等智慧系統,打造空地一體、全方位多層次的社區安全“防護罩”。目前,建鄴區已建成技防一、二期視頻監控云臺,實現了全區56個社區綜治視頻系統的全面應用,以金穗花園小區為代表的智慧小區建設已初見成效。

“具體來說,依托安聯盟管理系統,聯盟成員單位可第一時間上報發現的風險隱患、治安亂點等不穩定因素,公安機關可實時視頻、語音連線聯盟成員單位,掌控現場動態,并通過‘治安播報’‘事項提醒’推送研判信息,實現民警、輔警與聯盟成員、志愿者的有效聯動。”區委政法委相關負責人說,遇到突發事件,指揮調度中心可就調動聯盟成員及巡防民警支援,聯盟成員單位與民警可通過北斗電臺和“安聯盟App”直接“對話”,均出警時間縮短50%,巡防質效有力提升。2020年,建鄴區夜間巡邏率82.5%,群眾安全感達99%,創下歷史新高,兩項數據均居主城區第一。

據了解,聯合實驗室目前已搭建包括智慧社區、樓宇管控、重點場所安防等在內的10種應用場景。下一步,區委政法委還將圍繞精準服務,推出5G數字云庭,提供司法公開、多元解紛等便民司法服務,創新完善“線上+線下”社區矯正方式,探索居民評價、參與社區治理新模式,優化網格服務水。(衛凌云)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