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研究顯示:睡眠時間較長兒童認知能力和心理健康得分更優

“睡眠時間較長的兒童,在認知能力與心理健康方面總體要比睡眠時長較短的兒童要好。”近日,復旦大學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院長馮建峰領銜國際合作團隊,在腦神經機制層面揭開了兒童發育時期睡眠時長與腦結構、認知能力和心理健康的相互作用關系。相關成果已發表于權威期刊《分子精神病學》。

睡眠問題是腦科學研究的重要問題,大部分腦疾病如抑郁癥、焦慮癥、帕金森病等都與睡眠問題密切相關。團隊利用統計分析方法,對近11000名兒童睡眠時長進行分析發現,睡眠時長與眶額葉皮層、前額葉、顳葉、楔葉以及緣上回等腦區的皮層面積呈正相關,表明睡眠時間與兒童的認知能力、心理健康(尤其是抑郁癥狀)顯著關聯,睡眠時間較長的兒童在認知能力與心理健康方面總體好于時長較短的兒童。

此外,隨訪分析表明基線水平的抑郁打分與一年后的睡眠時長呈負相關。團隊還進一步揭示了腦結構、抑郁打分以及睡眠時長之間的調制關系。

伴隨電子產品的普及,睡眠不足與睡眠障礙問題在世界各地兒童和青少年中愈發普遍。“與睡眠時間9至11小時的兒童相比,少于7小時的兒童行為問題總分平均要高出53%,而認知總分平均低了7.8%,這凸顯了充足睡眠對于兒童認知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馮建峰表示,充足睡眠也在兒童腦發育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據介紹,該研究有望為指導合理安排兒童睡眠時間,促進兒童健康生活方式提供科學依據。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上海市腦與類腦智能基礎轉化應用研究市級重大專項等方面的經費支持。(記者吳振東、許東遠)

關鍵詞: 睡眠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