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抓住大數據發展機遇 舉起大數據大旗

在中國,提起大數據,總會提到貴州。貴州抓住了大數據的發展機遇,被很多人視為不可思議的奇跡。為什么一個地處西部、科教底子又薄的省份卻能把大數據搞得風生水起?看似偶然,其實必然,貴州舉起大數據的旗,是有道理的。

貴州良好的生態環境適合建設中國天然的“大機房”。空氣潔凈、四季溫差不大使數據中心運營成本大大降低;水火互濟的電力穩定且價廉;多山多洞穴的喀斯特地貌成了數據災備中心的理想場所。這也是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蘋果、富士康等世界知名企業把數據中心放在貴州的道理。

2013年,當大數據對很多人還比較陌生的時候,貴州省就著手確立發展大數據的戰略。貴州省委和省政府積極作為,勇于擔當,認為要實現后發趕超,就必須搶占產業先機,這就是他們把發展大數據產業緊緊抓住不放的道理。貴州先后建立了全國首個大數據省級綜合試驗區、在全國第一個出臺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建成第一個省級數據集聚、共享、開放的系統平臺、設立全球第一個大數據交易所、掛牌運行第一個國家大數據工程實驗室……一個朝陽產業在貧瘠的土地上蓬勃發展起來。2017年,貴州數字經濟增速37.2%,位列全國第一;以大數據為引領的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增長86.3%,成為工業經濟第二大增長點;大數據企業8900多家,大數據產業規模總量超過1100億元,蘋果、高通、微軟等7家全球前十的互聯網企業在此落戶,阿里巴巴、華為、騰訊等互聯網領軍企業扎根發展。

隨著大數據產業在貴州的深入發展,人們越發了解發展大數據的道理。大數據可以孕育全新的業態,更可以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在貴州,用大數據技術搭建貨運交易平臺的“貨車幫”,改變了中國公路貨運物流業態,戰略重組后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大數據物流平臺;全國首家“云鏈”服務商白山云科技,深耕云分發、云存儲和云聚合業務,已入選全球頂級CDN(內容分發網絡)服務商,云業務服務中國70%互聯網用戶;易鯨捷創新研發出完全自主可控的國產知識產權數據庫,填補了國內數據庫核心技術的空白……優質大數據企業的扎堆帶來了良好的集聚效應,數據加工、數據開發、數據安全等新業態不斷涌現。同時,大數據改變了傳統行業格局,已成為轉型升級新引擎。兩年來,貴州以大數據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重點,加快“千企改造”“萬企融合”, 推出了茅臺、甕福等一大批轉型升級典型,初步構建了大數據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的基本格局,成為2017年國務院第四次大督查中的典型經驗。

貴州發展大數據的道理還在于極大促進了脫貧攻堅工作。貴州作為全國貧困人口最多、貧困面積最大的省份,是我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而依托大數據和云計算,貴州創新開發了云扶貧平臺,打通各類政務數據壁壘,充分洞察民生需求,精準對接扶貧資源,用大數據驅動大扶貧。“精準扶貧云”打通了扶貧、公安、教育、醫療、交通等17個部門和單位數據,實現實時共享交換,精準識別扶貧對象的車子、房子、醫療、社保、子女教育等情況。教育云、精準扶貧云“兩云”疊加,則能自動生成數據、自動辦理教育扶貧資助。精準扶貧帶來的脫貧攻堅成效明顯,黨的十八大以來,貴州省共減少貧困人口670.8萬人。2017年12月8日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貴州精準扶貧云”被作為典型案例介紹。

以大數據為代表的數字經濟在貴州從無到有、落地生根,并逐漸枝繁葉茂。數據中心集聚、大數據應用融合發展、打造衍生產業鏈、助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貴州發展大數據產業的路徑越來越寬廣,前景一片光明。

關鍵詞: 數據 貴州 大旗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