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載人航天慶祝第三個“中國航天日”主題活動在北京舉辦

“太空生活感覺如何?”23日,中國載人航天慶祝第三個“中國航天日”主題活動在北京農業嘉年華舉辦專場活動。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與同學們現場進行問答互動,并向學校贈送了“遨游在太空”科普書。

本次活動以“航天科技讓鄉村更美好”為活動主題,包括四地聯動共同拼裝空間站、參觀太空農場館等多個環節。

太空農場館以中國空間站為背景,將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統、農業氣象、空間實驗、空間科學等趣味化地科普給大眾,啟迪更多的空間探索者,分為會飛的農場、農場氣象、太空旅行、空間科學四大板塊。

其中,“會飛的農場”以月宮一號科學實驗項目為原型,展現了為航天員未來在太空中長期生存開發的技術,農場氣象以衛星的視角展示了風云三號、四號衛星和碳衛星取得的觀測成果,大眾體驗成為一名優秀天氣主播的樂趣;太空旅行全面展現種子失重狀態下的變化;空間科學板塊展現了脈沖星導航、悟空號暗物質探測、量子通信、電磁監測實驗衛星、太空遙操作等多方面知識板塊,并通過影片、互動體驗、現場講解、VR技術等多元方式向大眾進行空間科學知識的科普教育和傳播,讓航天科技走進大眾,服務大眾。

此外,中國航天大電影影院循環播出“希望的種子”、“中國航天路”、“探月圓夢”三部特種電影。希望的種子展現了未來太空農場景象,通過奇幻的想像講述了責任、勇氣、愛的故事,也構建了全館的設計風格。

據了解,“太空農場館”在近三年時間接待了近百萬觀眾,展示體驗的主題包括空間育種技術與成果、空間實驗裝置技術、空間信息技術應用、太空探索任務等前沿科技,成為北京農業嘉年華的獨特風景線,助力了鄉村經濟的發展,提升了地區的影響力。太空農場作為體驗平臺三年時間內與國內幾十家科研機構和大學及產業公司進行了合作,幾十家媒體進行了合作,向全國的領導和觀眾展示了航天科技,為航天科技與地方融合做了積極探索。可以說,“太空農場館”是展示航天科技支持農業現代化發展的一個重要窗口。

不遠的未來,隨著中國空間站的發射,航天員將在太空中長期生活和工作。與此同時,航天科技正在快速融入鄉村生活的方方面面,衛星技術將廣泛應用到生物科技、智慧鄉村、精準農業等領域,航天科技正在讓鄉村變得更美好。

本次專場活動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指導,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政府主辦,北京市昌平區農業嘉年華組委會、北京空間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神舟航天文化創意傳媒有限責任公司承辦。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