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電商激烈交鋒 雙管齊下尋找定位

基金電商馬太效應加劇AI賦能或改變行業格局

余額寶點燃基金電商熱情已過去四個年頭,公募行業直銷逐漸從傳統領域向互聯網金融華麗轉身。近年來,基金公司你方唱罷我登場,群雄逐鹿電商直銷的態勢愈加明顯。但由于金融科技發展需要相對殷實的人力、資金的持續支持,基金電商兩極分化加劇,強者恒強成為發展趨勢,而智能投顧或將成為打破行業格局的勝負關鍵。

基金電商激烈交鋒 雙管齊下尋找定位

曾供職于某大型互聯網公司的曉彥(化名),如今在一家基金公司的互聯網金融部門擔任策劃經理。工作至今,她參與了多項互聯網金融項目,對近年來基金公司電商直銷的快速發展深感應接不暇。

“互聯網在和金融結合的過程中難免會有摩擦,能走到今天并取得一定成果的公司都是在曲折中拼斗出來的。對于基金行業來說,如何同時融合互聯網運營、開發能力及專業基金的資管能力是最重要的問題。比如我們公司的電商團隊除了一部分人來自國內老牌基金,還挖掘了不少來自騰訊、京東、阿里等公司擁有互聯網基因的人才,希望盡量減少試錯成本。”曉彥說。

目前,借助騰訊、阿里等公司旗下理財平臺來拓展營銷廣度的基金公司逐漸收獲了較好的回報。比如國金基金旗下眾贏貨幣基金通過成為騰訊微眾銀行“活期+”的底層資產,可實現資金快速存取以及類似“余額寶支付”的微信支付功能。季報數據顯示,該貨基規模較2017年初增長3倍有余,2017年三季度末已達211億元。

然而,依靠第三方平臺“借力打力”只是基金銷售轉型路徑之一,若脫離公司自主平臺研發便無法獲得獨立性和自主權。此前不乏第三方機構因戰略調整而導致失敗的案例,比如基金淘寶店“退潮”引致基金公司人力、資金損失,對于依賴度較高的公司來說,打擊則更大。

國金基金總經理助理兼電商總監林霄表示,除了提升投研決策水平、強化運營和風控建設,公司也努力研發自身的金融科技,將資管+運營+科技的能力對外輸出,實現電商業務的場景化、數字化、創新化。

基金公司電商直銷業務從懵懂走來,現已進入群雄逐鹿的階段。如匯添富、鵬華基金等對互聯網金融業務投入較大的基金公司都在雙管齊下,一方面是研發、優化包括APP在內的獨立電商直銷平臺,另一方面是積極拓展與外部互聯網戰略合作,拓寬理財應用場景。尋求合作與獨立發展已經成為當前公募電商金融科技高速發展下的“兩條腿”,缺一不可。

掌握自主知識產權行業馬太效應加劇

基金公司發展互聯網金融業務的腳步不斷加快,跑馬圈地進入白熱化階段。起步早、投入大的公司逐漸顯現出團隊及資金優勢,行業馬太效應凸顯。

以2009年就確定互聯網金融業務發展戰略框架的匯添富公司為例,公司數據顯示,由于起步早且定位明確,截至去年二季度,該公司互聯網金融平臺個人客戶超5000萬,平臺累計交易量超50000億元,“現金寶APP”下載量超2.4億次,成為“跑”得較快的平臺之一。

而與此同時,不少小基金公司電商部門顯得冷冷清清。就基金公司APP終端而言,不少產品同質化嚴重、功能單一且缺乏后期維護。實際上,多家基金公司的APP已流于形式,成為跟風下的資源浪費。

“行業內很多互聯網金融項目投入了大量資金卻沒法變現,但是如果只通過渠道與第三發平臺賣產品又很被動,所以基金公司都不得不做APP,跟著互聯網公司學運營思維。不過,不是所有公司都有殷實的人力、資金。去年開始,很多基金公司的互聯網金融業務擱淺了,開始專注于基金公司自媒體、代銷業務等方面。”曉彥透露。

隨著競爭的加劇,基金電商業務優劣對比也愈發明顯。目前成績好的基金公司也不敢懈怠,憑借自身金融科技研發能力,不斷尋求互聯網思維下的自主知識產權直銷模式。去年,廣發、匯添富、天弘、鵬華等多家基金公司都在APP端開發出了最新成果并投入使用。

比如以“A加平臺”為金融科技發展重點的鵬華基金,近期更新了拳頭產品A加錢包APP的功能。目前,該APP已成為業內首個信息無障礙理財的移動終端,其A加付對接技術也已實現全場景微信支付。

鵬華基金對此表示,公司歷時兩年打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平臺,運用分布式共享系統技術,實現了7 24小時服務,能支持更多客戶以及2weeks的系統迭代速度,通過開放式“插座”式鏈接來快速響應需求,實現客戶和合作伙伴的余額增值和場景服務水平升級。

與其他致力于自主研發的公司一樣,鵬華基金也配置了完善的金融科技團隊。據悉,該團隊規模已超過百人,科技人員占比逾80%,包括平臺研發、產品運營、數字化營銷等多個方向。

加碼智能投顧 破局關鍵或在AI賦能

AlphaGo挑戰“世界第一圍棋選手”柯潔的成功,引爆了金融業AI(人工智能)熱潮。招商銀行的摩羯智投、浦發銀行的財智機器人、廣發證券的貝塔牛等服務相繼出爐,興業智投等產品去年也加入了AI化行列。

作為金融業中不可或缺的基金行業,公募基金不斷加碼AI賦能。多家第三方基金銷售平臺推出專屬智能投顧服務,比如阿里財富號、盈米財富的且慢等。對此,基金公司不甘落后,紛紛布局直銷APP智能化理財功能。

自2016年廣發基金等公司推出智能投顧服務后,行業AI熱度持續攀升。去年匯添富基金現金寶APP上線了智能投顧功能。記者體驗發現,投資前,該APP會根據風險評測得出的結果形成用戶畫像,為不同理財特點的投資者推薦專屬的智能定制投顧方案。而此后的調倉也無需操心,當組合產品發生調整時,投資者會收到調倉提示,可自主選擇是否進行組合調整。同時,其配備的智能咨詢功能也能解決投資者的大多數疑問。

無獨有偶,去年6月華夏基金與微軟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進軍智能投顧。南方基金去年初也在APP平臺上推出了超級智投寶服務,聚焦智能化資產配置。

南方一家基金公司相關人士認為:“智能投顧的原身是人工理財顧問一對一的服務。作為普惠金融的一種表現形式,現在智能投顧還無法做到人工服務那么細致,但能最大程度地降低理財門檻、成本,讓每一個普通客戶切實體會到 定制 的感受,直擊普惠金融。”

不過,多位基金業人士對記者表示,現在很多公司研究的智能投顧仍停留在量化科技的階段,完全脫離人工干預還做不到,成熟的模式也尚未產生,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對于基金公司來說,擁有比肩BAT一類大型原生態互聯網公司的智能技術很難。數據顯示,阿里財富號上線一個月,日均交易額增幅就達到243%,這需要強大的底層技術支持以及高密度的活躍用戶,基金公司無法與之媲美。但若借助互聯網高科技,從資管領域專業性角度來突破,對基金公司來說并不困難。

從公募基金已推出的智能投顧產品來看,主要區別在于不同的策略設計與調倉機制。未來,基金公司可從投前、投中、投后入手,憑借對旗下產品的熟悉度與市場的敏感性,提升智能技術,為用戶提供更為專業的投資服務,在平滑市場風險的基礎上,獲得更好的回報。

人人擁有專屬優質理財顧問的日子已漸行漸近。未來,通過科技的進步與基金公司的不斷開發與完善,智能投顧或變成基金直銷的主流形態,并將大概率地成為行業破局的一大利器。而擁有雄厚資本、明確戰略目標的公司將率先摘得桂冠,引領基金業銷售變局。

關鍵詞: 電商 基金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