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家稱一種名為Excitonium的新物質狀態終獲證實

北京時間12月1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經歷了近五十年的理論探索后,物理學家宣布,他們終于證實了一種名為“Excitonium”的新物質狀態的存在。Excitonium由一種名為激子的粒子構成,而激子則由一個逃逸電子及其逃逸后留下的空穴組成。

經歷了近五十年的理論探索后,物理學家宣布,他們終于證實了一種名為“Excitonium”的新物質狀態的存在。

  經歷了近五十年的理論探索后,物理學家宣布,他們終于證實了一種名為“Excitonium”的新物質狀態的存在。

研究人員稱,他們在實驗中觀察到了該物質及其前驅階段,這能夠有力證明該物質確實存在。當電子受到激發而“躍遷”時,會留下一個空穴。而這個空穴會具有和帶正電荷的粒子相同的表現。由于帶正電荷,該空穴會吸引電子,兩者配對構成復合粒子,即一種玻色子,我們稱之為激子。研究人員在一系列新實驗中分析了過渡金屬二硒化鈦(1T-TiSe2)的非摻雜晶體。這支伊利諾伊大學工程學院的研究團隊表示,他們用不同的晶體重復了五次實驗,均取得了相同的結果。

此前,科學家一直難以區分這種物質與所謂“Peierls態”的區別。兩者其實毫無關系,但結構都有對稱性。為弄清這種獨特的物質狀態,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名叫動量分析電子能量損失譜(簡稱M-EELS)的新技術,比其它方法對激發態更敏感。他們將該儀器與一臺測角儀相結合,從而精確測量電子動量。此外,這還讓科學家得以首次測量到粒子的激發態。他們甚至觀察到了所謂“板上釘釘”的證據,即粒子激發態的前驅狀態——物質即將達到關鍵溫度的軟等離子激元態。

  為弄清這種獨特的物質狀態,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名叫動量分析電子能量損失譜(簡稱M-EELS)的新技術,比其它方法對激發態更敏感。圖為動量與能量之間的關系。

  為弄清這種獨特的物質狀態,研究人員提出了一種名叫動量分析電子能量損失譜(簡稱M-EELS)的新技術,比其它方法對激發態更敏感。圖為動量與能量之間的關系。

“此次研究結果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物理學教授彼得·阿巴蒙特(Peter Abbamonte),“自從excitonium這個詞由哈佛大學理論物理學家伯特·哈爾伯因(Bert Halperin)提出,物理學家就一直在試圖證明它的存在。它究竟是絕緣體、全導體還是超級流體呢?物理學家一直對它的特性爭論不休,并且持各方觀點者都言之鑿鑿。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許多物理學家都發表了excitonium存在的證據。但這些研究結果都無法板上釘釘,也可以用傳統結構相變來解釋。”

研究人員稱,此次發現還有助于解釋許多其它量子謎團。“我記得安舒爾(Anshul Kogar,參與此次研究的學生之一)在看到對二硒化鈦的首批測量結果后非常激動。”另一名參加實驗的研究生明迪·拉克(Mindy Rak)表示,“當時我們都站在實驗室的白板前,聽他說自己測量到了一種前人從未見過的物質狀態:軟等離子激元態。這項發現令我們在整個項目期間都激動不已。我們針對二硒化鈦的研究讓我見證了M-EELS技術在促進我們了解材料物理特性方面的獨特作用,并激勵我繼續對二硒化鈦展開研究。”

關鍵詞: 物理學家 物質 狀態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