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批準“以蚊攻蚊”對抗疾病

“蚊子伴侶”公司開發旨在消滅傳染病傳播渠道的實驗室白紋伊蚊。

來源:《自然》雜志官網

據《自然》雜志官網7日報道,美國環境保護署(EPA)已批準一家生物技術公司使用常見細菌殺死野生蚊子,以阻斷登革熱、黃熱病和寨卡病毒的傳播。

這家名為“蚊子伴侶”的公司曾提出申請,將攜帶無害細菌沃巴赫氏菌的實驗室飼養白紋伊蚊釋放到野生同類種群中,他們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該有害生物種群會因繁殖中的受精卵不再發育而大幅度減少,而其它蚊蟲并不會受到傷害。

現在,EPA批準了此項申請,允許該公司將此類實驗室蚊蟲產品,釋放到包括華盛頓特區、加利福尼亞州、紐約州、肯塔基州在內的20個州,但不包括東南部大部分地區。

馬里蘭大學昆蟲學家大衛·奧布羅塔說,“我認為,這是處理有害蚊蟲種群的有效非化學方法,很高興看到政府推進此方法。”

近年來,這種殺死蚊蟲的方法已經在巴西進行了廣泛測試。為應對2015年寨卡病毒疫情,巴西已經允許進行大規模釋放行動。目前,除了美國團隊,中國中山大學和密歇根州立大學的聯合研究團隊,也用同樣的方法每周在廣州釋放500萬只實驗室白紋伊蚊。

鑒于每周要生產數百萬只實驗室蚊子才能抑制一座城市的蚊子種群數量,生物技術公司必須找到高效方法將雌蚊與雄蚊分開。密歇根州立大學昆蟲學家介紹說,其團隊用機械分選機,以蚊子蛹期的大小差異為基礎,可以99%的效率分選出需要的雄性蚊蛹,剩下的雌性蚊蛹則用足夠劑量的X射線進行輻照消滅。

關鍵詞: 疾病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