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準新時代節奏,只為天更藍水更清

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張志宏與選手一起啟動大賽

大賽頒獎儀式現場

在第六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新能源及節能環保行業總決賽開幕式上,主持人邀請幾位選手上臺一起見證大賽啟動。話音未落,來自新疆克拉瑪依的選手第一個跑上舞臺。

他說:“克拉瑪依是一個石油城市,但我希望用新能源繼續為咱們的美好社會奉獻力量!”

10月12日至16日,與他懷揣著同樣夢想的200多位創新創業者齊聚素有“太陽城”之稱的山東德州,為了建設美麗中國“華山論劍”。

他們都是低碳能源的擁躉,誓要讓每個人的衣食住行都與清潔相伴。他們也是環保技術的追逐者,努力用無盡的激情為社會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他們更是國內創新創業的佼佼者,從五湖四海相會于京津冀南大門,在國內創新創業頂級賽事上切磋技術,互補短長。

緊貼能源轉型脈搏,助力美麗中國建設

“大眾創新創業對培育發展新動能的作用日益明顯,對經濟轉型升級的支撐引領作用顯著增強,成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要力量。”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張志宏在致辭時說。

從2012年至今,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已成功舉辦6屆。正如科技部火炬中心基金受理處處長安磊所言,它已經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創新創業比賽,辦賽規格高,比賽規則嚴。

這樣一項頂級賽事,專門開設新能源及節能環保行業分賽并非出于偶然。因為,提起培育發展新動能,促進經濟轉型升級,新能源及節能環保行業所扮演的角色不可小覷。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能源專家咨詢委員會副主任杜祥琬在本次大賽高峰論壇上的發言,更讓新能源及節能環保領域的創業企業吃了一顆定心丸。

“世界能源發展的三個趨勢,概括起來就是轉型加快、增速趨緩、創新活躍。”杜祥琬說。

所謂轉型加快,就是更加迫切地追求清潔、低碳、高效。杜祥琬介紹,目前天然氣、非化石能源等低碳能源在全球能源消耗比重中已超過40%,且呈增長勢頭。美國低碳能源的比重已經超過47%。

全球能源總需求進入低速增長狀態,2016年全球能源總量僅增長1%。與此同時,能源利用效率不斷提高,2016年全球能源強度降低了2.1%。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全球能源科技創新進入高度活躍期。儲能技術、能源分布式利用技術、能源智能化利用技術成為能源科技創新的三大亮點。在細分領域,又不斷涌現出太陽能屋頂、生物質能源、垃圾資源化利用等各種各樣的節能環保新技術。

把目光轉向中國,國內能源轉型趨勢也為新能源和節能環保行業創業帶來重大機遇。“中國能源安全的長遠之計是占領未來能源科技的戰略制高點,特別要在提高能效和非化石能源比例以及能源利用智能化方面,引領能源發展方向。”杜祥琬說。

在這次比賽中,杜祥琬也接觸了不少新能源領域的創新創業企業,這些創業者的精神令他感佩。“他們抓住了正確的方向,因為無論是我們國家還是全球的能源變革,都需要一批人執著地付出努力。”

瞄準山青水綠天藍,大膽摸索新技術新模式

在大賽開幕式現場,除了來自新疆克拉瑪依的選手,來自遼寧、上海、海南的選手也意氣風發地立下決心:希望通過共同努力,讓山更青、水更綠、天更藍,一起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這并非空話。

參加總決賽的200多家企業,均從省市級別的比賽中披荊斬棘,殺入總決賽。他們都是有備而來:展示新技術、新模式、新思路,不僅給同行以啟發,更讓來自創投界的評委們眼前一亮。

10月15日,第六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新能源及環保行業總決賽正式進入半決賽環節。參賽企業通過技術、市場、團隊、財務等幾個方面,展示自己的創業成果。最終,12家成長企業和6家初創企業成功突圍“闖入”決賽。60家成長企業和24家初創企業獲得了優秀企業獎。

耐心聆聽這些企業的故事,總能讓你暗自叫好。

來自初創組的一窗科技2016年剛在深圳成立,這家創業企業的主要產品是智能天窗。該公司以科技手段模擬天然的陽光,為采光不足的室內和陰雨天氣補充陽光,而且讓光照隨著一年四季的變化實現自動智能調節。目前這家企業的產品已經瞄準歐洲市場,并逐步擴大銷售額。

最終這家企業獲得了初創組第二名的好成績。一窗科技創始人周宇告訴記者,房子在很多城市已經成了稀缺品,但他堅持認為,陽光在任何地方都不應成為稀缺品。

深圳市依思普林科技有限公司經過多輪角逐,斬獲成長組一等獎。這家公司專注于新能源汽車核心部件電機、電控驅動系統研發制造,以自主創新的IGBT模塊為核心,實現了電動汽車電機控制器的自主化及產業化。

在打分環節結束后,擔任總決賽評委的浙科投資董事長顧斌對這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打拼的創業企業連連稱贊。依思普林董事長張杰夫在發表獲獎感言時感慨:“創業非常困難,需要投入所有激情、所有精力、所有資源。如果不這么干,肯定不會成功。”

獲得優秀企業獎的上海瀚氫動力科技有限公司,盯上了未來廣闊的氫能市場。它致力于開發氫能源領域動力系統總體集成技術及其相關技術——這是制約我國氫能源技術發展及推廣應用的技術瓶頸之一。

上海瀚氫動力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馮彥說,國外相關產品已經在國內市場盤踞了20年,每年銷售額數億元。如果中國人抓住機遇,在技術研發上堅持下去,跟國外產品是可以決一雌雄的。

談到面臨的困難,馮彥不假思索地說:“做一件事情,除非你放棄,要不然是不會失敗的。”

“大賽最應該感謝的就是廣大創業企業。你們能夠積極參與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在大賽舞臺上展現風采,展示雙創成果,可以說取得了豐碩收獲。”科技部火炬中心副主任盛延林在總決賽頒獎儀式上的話,一語點睛:正是由于創業企業的參與,才使得中國創新創業大賽熠熠生輝。

與企業共成長,打造中國最大眾創眾扶平臺

從2012年到現在,全國創新創業大賽一步一個腳印,越走越堅實。

6年來,共有超過12萬家企業報名參加這一全國性的雙創賽事,僅今年就有28147家企業報名參加。安磊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介紹,比賽的權威性和專業性也越來越得到有關部委的認可。從去年開始,財政部每年都會拿出專項經費來支持大賽評選出的優秀企業。

另一方面,評選出來的創業企業的質量也越來越高。安磊告訴記者,據不完全統計,參加全國創新創業大賽的企業中,至少有3家企業已成功上市,大賽企業在新三板掛牌更是數以百計,不少企業成長為行業中的“獨角獸”。

可以說,中國創新創業大賽見證了很多創業企業的成長。

今年獲得成長組一等獎的深圳市依思普林科技有限公司就是第二次參加大賽。張杰夫介紹,公司在2011年成立,2014年參加了第三屆全國創新創業大賽。僅僅在參賽20天后,便獲得了第一筆風投,這筆資金就來自比賽的一個評委。

“比賽結束后,評委直接飛到深圳與我們簽約投資。這讓公司發展走上了快車道。” 張杰夫說,公司剛開始做IGBT模塊,再做電機控制器,現在已成為新能源汽車系統集成商,公司估值已達到8個億。今年總決賽現場,張杰夫又獲得了評委顧斌的“邀約”,他們計劃在比賽后繼續詳談。

與依思普林一樣,瑞芙貝(武漢)光電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也曾在往年的比賽中獲得優秀企業獎。今年這家企業帶著最新研發的項目——LED中央變頻智慧照明亮化系統,再度征戰全國創新創業大賽,并以小組第一的成績闖入決賽。

“我們的初衷就不只是辦一個活動或搞一個評審,而是搭建一個為創業者服務的平臺。”安磊說,比賽為期5天,除了半決賽和決賽環節,還設置了德州當地企業參觀考察、大企業對接會、公益大講堂、創業加油站等多個環節,目的就是希望所有參賽選手來了之后都有所收獲。

今年的大企業對接會現場就十分火爆。三星、西門子、萬向等多家大企業參加了大企業對接會,并與前來參賽的創業企業一一對接。原定于14日下午5點結束的活動,一直持續到晚上7點鐘才結束。安磊告訴記者,目前組委會正在想方設法調動更多大企業的積極性,與參賽企業“大手拉小手”。

也有不少企業在與同行的交流當中擦出火花。前來參賽的重慶壹特科技有限公司,去年5月成立,致力于研發車用環保鋰離子啟動電源等產品。“來參賽的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企業很多,我們已經與好幾家企業進行了洽談,尋找產業鏈上下游的合作伙伴。” 該公司總經理郭京彬告訴記者。

而且來德州參加比賽,也讓他看上了這座城市。郭京彬說,他在參觀德州當地企業時,發現這里新能源企業眾多,配套完善。而重慶壹特科技有限公司正在考慮在其他地區建立生產基地,以降低產品銷售的運輸成本,德州便是不錯的選擇。

走過6年,全國創新創業大賽的模式已經越來越成熟,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安磊說,還要進一步提升辦賽的質量,吸引更多更優秀的創業企業參加,同時為這些創業企業提供更好的服務。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是科學家競技的舞臺。我們的目標是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時代,為全國的創業者們提供一個同樣的平臺來角逐競技和展示自己。”安磊說,這是他最大的愿望。

關鍵詞: 藍水 新時代 節奏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