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煦豐:追尋“天使粒子”的大男孩

國際物理學界80年來一直在追尋的“天使粒子”終于“現身”。近日,學術期刊《科學》在線發表四位華人科學家領銜的科研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首次發現“手性馬約拉納費米子”。它的獨特之處在于,是費米子中唯一的正反同體粒子。團隊用“天使粒子”命名這一新發現的獨特費米子。

作為該文的共同通訊作者,寇煦豐也跟著火了。

2009年,寇煦豐畢業于浙江大學信息學院及竺可楨學院混合班,并獲得竺可楨學院特優畢業生榮譽。

后于2009年至2015年赴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電子工程系深造,師從Raytheon講座教授Kang L. Wang,獲得微電子器件方向碩士及博士學位。

在美國的大部分時間,他都是在實驗室度過的。“那時候,我們算是白手起家!”寇煦豐說,當時課題組沒有專門用于拓撲絕緣體生長的實驗設備,因此只能改造老舊儀器,逐步搭建起一套完整的實驗設備。

賽道上的競爭者很多。

“每天看著這個領域最新的研究結果不斷涌現,我們只能埋頭努力追趕。”寇煦豐說,5年時間,他和同事們泡在實驗室里不斷優化生長條件。

有一次,他們在磁性拓撲絕緣體中觀察到了一個新現象,特別興奮,正準備整理數據寫文章。可到了第二天,相同的成果已發表在某個頂尖學術刊物上了。

寇煦豐嘆口氣說:“唉,一直在追趕。”

在學校里,碰到學生,他總熱情地招呼。若是在便利店偶遇了學生,他總搶著買單。

今年30歲的寇煦豐仍像個大孩子,愛和學生們打成一片。

“我很愛我的學生。”寇煦豐說,除了做科研,平時他一周有3天都在備課。他喜歡在夜深聽一首鋼琴協奏曲,邊聽邊構思,這時會文思泉涌,“停也停不下來”。

關鍵詞: 粒子 男孩 天使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