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研發機構“搶灘”河南“鄭洛新”

一群消防機器人在操作員的語音指令下滅火、偵察、防爆,樣樣能干;自動生成試卷、自動評分、自動生成考試分析報告,對學生掌握的知識點進行個性化評估;在法院輔助審判員生成庭審筆錄,幫助法院解決“案多人少”困難……近日,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展示了科大訊飛人工智能技術在河南落地的各項成果。

從2015年起,科大訊飛先后在洛陽、鄭州等地設立了洛陽語音云創新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和公司。科大訊飛河南公司總經理尹大海告訴記者,目前由其提供技術服務的河南創新創業團隊已達1.2萬多個。

新型研發機構指主要從事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及相關的技術轉移、衍生孵化、人才培養、技術服務等活動,采用多元化投資、企業化管理和市場化運作,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機構。目前,河南省已有新型研發機構40余家,其中半數以上落地在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河南省科技廳廳長張震宇說:“建設新型研發機構,是加快培育創新引領型機構的重要舉措,將有效破解河南創新供給不足的難題。目前,以鄭洛新三市為引領,河南省新型研發機構建設進入起跑階段,正發展成為一支重要的科技創新力量。”

近年來,鄭洛新三市通過省部會商、院地合作、聯合共建等多種形式,大力推動新型研發機構建設。鄭州市發揮省會優勢,積極加強與中科院系統等國家大院大所、知名高校和央企的合作,全力引進國家級高端創新資源,目前已謀劃組建了21家新型研發機構。僅在今年4月的鄭洛新自創區開放合作北京推介會上,鄭州市就簽約共建了中科院電工所鄭州分所、中電鄭州軌道交通技術研究院、中國航天鄭州軍民融合產業研究院3個新型研發機構。

洛陽市擁有良好的裝備制造業基礎,通過著力促進中科院系統院所、科大訊飛、深圳光啟、清華大學等牽手洛陽,建立洛陽中科信息產業研究院、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洛陽)機器人與智能裝備創新研究院、清華大學天津高端裝備研究院洛陽先進制造產業研發基地等9家新型研發機構,為服務當地產業創新發展、破解關鍵技術瓶頸起到了有力的支撐作用。

新鄉市圍繞新能源、生物醫藥、育種等本地主導產業的技術創新需求,全市在建和擬建新型研發機構14家。特別是在新能源電池產業發展方面,提前布局組建了新鄉市電池研究院,還與北汽集團合作在北京成立匠芯研究院,為動力電池及新能源汽車研發提供了有力支撐;與上海同濟大學合作建設氫能燃料電池新鄉研發中心、中試生產線和氫能燃料電池產業園,積極開辟新能源電池產業發展的新空間。

在大力引進省外優勢科研力量的同時,河南的一些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也嘗試剝離或新建獨立法人的研究機構,為相關產業和中小企業提供技術服務。例如,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與鄭州市合作建立了鄭州信大先進技術研究院,在北斗導航、智慧城市等方面加快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河南省科技廳副廳長馬剛介紹,下一步,河南省將積極鼓勵支持鄭洛新三市開展政策先行先試,探索新型研發機構發展的新機制、新模式,探索建立集“應用研究—技術開發—產業化”于一體的科技創新鏈條。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