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兒童社交網游怪蜀黍引誘女童:稱脫衣視頻就送點券
 5月31日,微博博主@黑客凱文爆料稱,在一款名為“小花仙”的兒童社交網絡游戲中,從2012年起就有人用游戲里的充值點券引誘幼女發裸照和裸體視頻。

  被爆料后,6月1日,該游戲關閉了可以發廣告聊天和留言的板塊。目前,該游戲仍照常運行。

  6月7日,多名小花仙資深玩家向新京報記者反映,網上的爆料屬實,她們常在游戲中看到這類引誘女童的廣告。其中一名玩家告訴記者,她于2013年在游戲中曾遇到過一名被騙女童,當事女童年僅11歲左右。

  昨日,該游戲公司,上海淘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員向新京報記者表示,2015年9月,就有玩家曝光這件事,公司已采取多種方式杜絕游戲頁面出現廣告,目前已設置15000個屏蔽字,甚至加入敏感字的諧音字。目前,游戲里已不存在引誘幼童的廣告。

  而據受訪者透露,游戲公司并未根治這個現象,關鍵問題在于游戲的吸金功能對女童產生的誘惑。

▲微博爆料截圖▲微博爆料截圖

  小花仙里的“怪蜀黍”

  小花仙是上海淘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于2010年推出的一款基于兒童虛擬社區的網絡游戲,面向人群為6到14歲女孩。

  游戲介紹文章稱,這是淘米公司為中國小女孩們量身打造的第一款虛擬社區,為女孩子塑造一個仙女世界,“希望能為中國兒童游戲界帶來一股清新甜美的純真風潮”,游戲的主策劃說。

  然而,事實上,至少從2012年開始,這款游戲里就有玩家口中的“怪蜀黍”出沒。多名受訪者表示,起碼在這款游戲里,已不是一個純真的兒童世界。

  網友@黑客凱文在網上公布了其與爆料人的對話。爆料人六年前曾經是這款游戲的玩家,偶然發現游戲頁面上這些人仍然猖狂。“他們會邀請女玩家來自己的‘家’中,然后在留言板上留下qq號,并聲稱只要視頻裸聊就能獲得游戲中的虛擬物品。”

  沙丘(化名)從小花仙開服以來,就開始玩這個游戲,是一名資深玩家。她告訴新京報記者,從2013年開始,她開始注意到“怪蜀黍”們的存在。據她透露,“怪蜀黍”有的稱自己15歲,有的則是30多歲,普遍都是游戲的小號。

  這些小號有共同特點,級別低,且有一次充值記錄,他們會穿上首次充值贈送的角色服裝,看上去檔次增加不少,然后購買大量的游戲點券,在游戲里的世界頻道上發廣告。

  世界頻道是游戲里的一個互動平臺,意思是各地的玩家都可以在這個平臺上互動,每次發言要花費一元錢。

  近兩日,記者多次登陸小花仙游戲,在游戲里沒有找到這類廣告。目前,“世界頻道”板塊已經關閉,留言板僅能選擇游戲預設好的內容,不能自行編寫留言。

  該游戲采取色彩亮麗的漫畫風格,登陸游戲之后,可以選擇不同的服務器,裝扮角色、做任務,還可以與其他玩家互動、加好友。

  不過,在游戲里的多個頁面,隨處都是可以花錢買東西的選項。

▲游戲界面截圖▲游戲界面截圖

  留言板廣告“開視頻就給米卡”

  另一位玩家小媛(化名)告訴記者,標注為男性的小號在世界頻道喊話,發的廣告為“開視頻就給米卡”等話語(米卡,即米米卡,是該游戲中的游戲幣名稱),后面常跟著qq號。玩家的“家園”都對外開放,因此還有很多男號在玩家的留言板上留下這類廣告。

  小媛注意到,這些男號的留言板上有其qq號,還有一些好評,有的是拿小號刷的,有的是真的有小女孩和他視頻,交易完成之后在上面留的言。

  “男號在世界喊話之后,就有一大波人去他家。我以前去過幾次那些人的家里,一些不懂事的孩子看了就會傻傻地去加qq,我說了幾次,說這些人是騙人的,但是沒起多大的阻止作用。”小媛告訴記者。

  沙丘曾在2013年遇到一位稱自己用照片和視頻換來游戲幣的女童,當年僅11歲。

  她回憶稱,在游戲里,一個女童加她為好友,稱贊沙丘的服裝漂亮,沙丘便禮貌性地夸了女童的服裝,女童開心地告訴沙丘,是“世界”上好心的大叔給她的米米卡。

  “當時我有點懵了,還以為這個游戲還有慈善家。”沙丘說,接著她問女童大叔讓她做了什么,女童告訴她拍了照片,也錄了視頻。

  在她印象里,這個女童“語言蠻幼稚的,脾氣很好,是一個很可愛的孩子。”

▲玩家釣魚取證截圖。▲玩家釣魚取證截圖。

  玩家為舉報自發釣魚取證

  “試問,這些年里,有多少個少女慘遭毒手?”沙丘很生氣,她和幾個朋友決定釣魚取證,并對外公開,以減輕對其他女孩的傷害。

  其實,還有玩家比她更早行動。

  今年5月1日,阿貍(化名)在貼吧里開了一個帖子,“暴露一下花仙里的怪蜀黍們”。

  她在游戲中找到廣告,主動添加對方為qq好友,并假裝成需要米卡的女孩,與對方聊天,以獲取證據。

  在帖子里,阿貍公開了6名“怪蜀黍”,并貼出了其中5個人的對話,有的對話內容十分露骨,對方直言要求脫衣服視頻。

  除此之外,截圖顯示,還有一個人qq空間里有廣告字眼:視頻15分鐘,10元;視頻一小時,55元。

  6月1日,網上的爆料出現后,淘米公司緊急關閉了小花仙的社交、留言板塊。“但依舊還有漏洞可鉆。”沙丘和她的朋友們在6月1日之后取證,并在貼吧里公布了7個qq號和對話。

  有的人開門見山介紹視頻價格:“十分鐘一卡,二十分鐘2卡,三十分鐘三卡。”一卡相當于10元人民幣。還有人直接問:“能不能看你的胸?”也有人把曾經交易成功的記錄發在空間里。

  另一位玩家小薇(化名)在去年因好奇加了在游戲里做廣告“怪蜀黍”的qq。對方為了證明他是個有信譽的人,給她發了幾張其他幼女拍的照片。

  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的多位玩家都表示,她們在游戲中看到“怪蜀黍”就會舉報,但鮮有效果。

  沙丘告訴記者,自從開始有這類廣告,玩家們就會在微博、論壇、貼吧上舉報、揭露,有時淘米游戲的工作人員會回復,稱會去調查,核實之后封號,也有的舉報沒有回應。然而,這不是根治問題的方式,被封號之后,“怪蜀黍”會注冊新號,繼續在游戲里出現。

▲玩家釣魚取證截圖。▲玩家釣魚取證截圖。
▲一位“怪蜀黍”的qq頁面。▲一位“怪蜀黍”的qq頁面。

  游戲屢關留言版仍無法杜絕

  2015年9月,小花仙就曾被玩家在微博上舉報同樣的問題。

  沙丘告訴記者,當時淘米公司的舉措是關閉“世界頻道”板塊一個月,重新開放之后,提高了在世界里發言的玩家的級別要求,要求玩家在30級以上才可以發言,且添加了很多關鍵詞以屏蔽。

  不過沙丘透露,玩家花費不到一小時就能達到30級,門檻還是很低。

  在此之后,廣告又出現了,直到這次6月1號,“世界”板塊再次被關閉。

  6月2日,小花仙官網發布聲明,“安全無小事,維護游戲環境是運營者的責任與義務,為了排查可能存在的漏洞,我們于本周緊急下架了所有可以向全體用戶發布信息的系統。”

  聲明稱,淘米網將加強對游戲共屏的聊天記錄監管,擴大監管范圍;嚴重違規的用戶,我們將予以封禁IP的處罰;所有的賬號需與手機號碼綁定;6月9日開始對vip7級以上且綁定手機號的賬戶開放留言版和世界板塊。

  6月7日,淘米公司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公司為了杜絕游戲里的廣告頗為費心,目前已設置15000個屏蔽字,甚至加入了敏感字的諧音字,并且在舉報之后,一經核實就立即封號。

  上述工作人員稱,自從2015年9月被玩家在網上舉報后,公司非常重視這個問題,經過一系列措施之后,游戲里已不存在引誘幼童的廣告。這一次是競爭對手在背后操縱,淘米公司已決定起訴曝光此事的自媒體負責人。

  然而,受訪的玩家們則認為淘米公司的說法不屬實。她們都表示在近兩年還曾多次看到引誘女童的廣告,且都在近兩個月釣魚取證過。

  對于淘米網的措施,沙丘還是很擔心,她認為這無法根治問題。“以前要求玩家注冊時輸入身份證,但實際上隨便輸入數字都可以注冊成功。”

  小薇認為,如今,游戲里仍有漏洞可鉆,“怪蜀黍”依然可以和玩家在游戲里加好友私聊,依舊有機可乘。

  針對少年兒童的“吸金游戲”

  在沙丘看來,廣告之所以多年來在游戲里出現,根本原因是因為玩家有需求。

  “這是一款很氪金的游戲。”氪金,在游戲里意思是花費金錢,吸金。玩了5年游戲,沙丘在游戲里花了上萬元,她告訴記者,比她花費更多的人比比皆是。

  “雖然不要錢也能玩,但是充錢,能有更好看的衣服,還能參加排行榜”,沙丘說,“排行榜越靠前的就是錢砸的越多的。”

  小薇說,在游戲里,會員玩家看不起非會員玩家。她還沒充錢的時候,想要加會員玩家為好友都被拒絕。

  她曾為了刷進一個排行榜,花了1000多元,最后僅排在98名,據她估算,要排進前十,需要至少5000元。

  “如果玩家得了第一名,id和形象會顯示在活動版面上,還會獲得一個有魔法的手杖,能讓全場的人喊出贊美自己的話。”小薇說,“游戲里有的人以打榜為榮。”

  在沙丘看來,因為玩這款游戲需要花錢,對于年紀小的玩家來說,造成了經濟負擔,因此也給“怪蜀黍”們可乘之機。

  對于這些說法,上述淘米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花錢玩游戲的玩家僅一小部分,但其沒有給出具體的數據。

  而在小花仙的官方微博聲明的跟帖中,一條點贊數最多的評論稱:現在這個游戲誘導孩子們氪金頻率比一些大型手游有過之無不及,作為一個老玩家,很多和我一樣的成年玩家都表示氪不起,紛紛退坑。

  工商登記資料顯示,上海淘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注冊資金1000萬元人民幣,主打線上兒童虛擬社區的概念,曾推出《摩爾莊園》、《賽爾號》等風靡游戲。

  釋疑:誰來保護網絡游戲里的孩子?

  小花仙原本是針對6到14歲女孩開發的游戲。而淘米公司工作人員向新京報記者介紹, 2015年開始,公司將游戲受眾改為14歲以上。但多名玩家稱,游戲中依舊有很多14歲以下的女孩。

  如何才能避免游戲里的未成年人受到侵害,成為網友熱議的話題。

  研究婦女兒童保護的律師李瑩認為,目前網絡對于青少年侵權的問題越來越嚴重,但是在小花仙游戲的問題上,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法律來約束兒童自己用照片、視頻去換錢的行為。

  李瑩說:“目前,在強奸罪上,我國的法律明確否認了14歲以下未成年人的性自主權,只要是14歲以下與人發生性關系,都算是強奸。但是如何定義未成年人在小花仙游戲里的行為,法律尚且是空白的。”

  但李瑩也認為,網絡游戲中,有人利用未成年人的認知不足進行交易,已經侵害了未成年人的權益,一旦將未成年人的照片和視頻外傳,問題更加嚴重。立法部門需結合新出現的情況,及時更新法律。

  2010年,文化部發布《網絡游戲管理暫行辦法》。《辦法》沒有提出詳細的案例,但指出,以未成年人為對象的網絡游戲不得含有誘發未成年人模仿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和違法犯罪的行為的內容,以及恐怖、殘酷等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內容。

  根據《辦法》,網絡游戲虛擬貨幣交易服務企業不得為未成年人提供交易服務;網絡游戲運營企業應當要求網絡游戲用戶使用有效身份證件進行實名注冊,并保存用戶注冊信息。

  而據新京報記者調查,在小花仙游戲中,任何人都可以充值游戲幣并在游戲中進行交易,而實名注冊也淪為形式。

  6月9日,小花仙的社交板塊將重新開放,單純的未成年人是否又會成為獵物?一切還不得而知。

關鍵詞: 蜀黍 女童 網游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