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六成青年科學家每周工作50小時以上
在我國第一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中國青年報社聯合中國科學院青年創新促進會發起“青年科研人員生存發展狀況調查”,1066位青年科研人員參與。

  受訪人中,70后和80后分別占到23.54%和75.62%,具有博士研究生學歷的占95.4%,有過國外留學經歷或工作經歷(工作半年以上)的占46.06%。他們當中,職稱為研究員(領導獨立的研究組)的占7.88%,研究員(隸屬于某個研究組)占14.82%,副研究員(領導獨立的研究組)占11.35%,副研究員(隸屬于某個研究組)占53.0%,助理研究員占12.95%。

  根據調查結果,這些自嘲為工作壓力大、收入相對偏低的青年科學家,每周工作時間在50小時以上的超過六成。具體來看,每周工作時間60小時以上的占30.86%,50~60小時的占32.74%,40~50小時的占27.39%,小于或等于40個小時的僅占9.01%。

  高強度的工作時間導致近九成青年科學家并沒有時間鍛煉,或者偶爾才會鍛煉一次。具體來看,每周鍛煉3次以上的僅占10.23%,每周偶爾鍛煉的有56.37%,每周基本不鍛煉的占33.4%。

  相應地,對于“青年工作者的身體健康狀態普遍不佳”的觀點,83.39%受訪人表示認同,不太認同和完全不認同的分別只有18.95%和2.72%。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進行的交叉分析,在青年科研人員群體中,年齡越大,每周工作時間越長。比如,70后青年科研人員每周工作50小時以上的占65.79%,而90后每周工作50小時以上的占44.44%。

  而對70后、80后青年科學家而言,這也造成了他們的身體處于亞健康狀態,甚至有40.58%的70后青年科學家已經發現由于工作導致的身體疾病。

  根據調查結果,除了在科研工作上的過分投入,73.07%的青年科學家還認同科研工作比較艱辛,具有危險性。另有高達92.68%的受訪者認為青年科研人員工作緊張,缺少時間享受生活。

  盡管如此,不少人依然選擇堅持這份工作——“因為喜歡”。此次調查顯示,62.48%的受訪者之所以從事科研工作是“興趣使然”。同樣,有一半以上(58.61%)的青年科研人員認為,他們具有改變世界和人類生活的信心。

  有意思的是,受訪者中70后受興趣驅使從事科研的比例最大,占68.42%,90后的最小,僅占44.44%。相比之下,后者似乎更具有報國情懷,調查顯示,超過四成的90后將“為祖國科研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作為自己從事科研工作的原因,而70后這方面的比例最小,僅占7.89%。
關鍵詞: 六成 科學家 小時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