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式聯運在“一帶一路”框架下大有可為

一直以來,多式聯運是一種高效的貨運組織方式,通常是采用規格統一的集裝箱運輸,實行一票到底,即發貨人只要簽訂一份合同,支付一次費用,通過一次檢查,辦理一次保險就可以完成全過程的運輸模式,這大大方便了各國的貿易聯通速度和效率,是一種高效快速的物流方式。

近日,國家發改委、交通部、中國鐵總聯合印發《“十三五”鐵路集裝箱多式聯運發展規劃》,在這份《規劃》中,描繪出未來我國鐵路集裝箱多式聯運的發展藍圖,明確了“十三五”時期的發展方向、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

《規劃》表示:諸如美國、歐盟等國家在鐵路貨運比重占比達到40%左右,而我國鐵路貨運比重僅占7.6%,這一數據表明:我國在鐵路多式聯運方面發展相對比較滯后,與國家發達國家相比懸殊甚大,但從另一方面也彰顯了我國在多式聯運方面市場潛力巨大,大有可為,這也是這次《規劃》出臺的一個目的之一。

《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鐵路集裝箱多式聯運發展上要取得明顯成效。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平臺,我國鐵路創新開行的中歐班列到2020年要實現年開行5000列左右,并力爭在集裝箱鐵路國際多式聯運總量中占比達到80%。以筆者看來,剛剛在北京結束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再一次給鐵路多式聯運帶來大有可為的機遇,國家發改委等部委制定的《“十三五”鐵路集裝箱多式聯運發展規劃》目標也將在“一帶一路”背景下得到順利實現。

中歐班列指定是中國開往歐洲的快速貨物班列,采用集裝箱貨運編組列車,自“渝新歐”第一趟中歐班列開通以來,發展至今,已有中、東、西3條通道,已經逐步成為世界知名的物流品牌。

隨著“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的召開,中國再一次站在了世界的中心,世界各國對“一帶一路”也給與了高度評價,這將進一步密切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聯系,而在中歐班列形式下的多式聯運將加強中國與沿線各國的貿易聯通。數據顯示,X8024次中歐班列(義烏—馬德里)2017年5月13日下午從義烏西站鳴笛駛出,這列滿載小商品、服裝等貨物的列車是2017年開行的第1000列中歐班列。中國鐵路總公司統計顯示,2017年中歐班列開行數量較去年同期增加612列,增長158%。為了實現“十三五”規劃目標,中國鐵路總公司專門成立由主要負責人任組長的落實“一帶一路”倡議暨外事工作領導小組,充分發揮國際聯運優勢,大力發展中歐班列,努力打造鐵路國際物流的知名品牌。要不斷加強與沿線國家鐵路的溝通協調,不斷加大中歐班列開行力度;要不斷與沿線國家商討中歐班列的合作協議,在通關便利性、安全性上下功夫,完善中歐班全程列運行圖、全程運價及信息服務等機制,真正借著“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東風讓中歐班列開行數量逐年翻番增長,開行密度不斷加大,開行范圍迅速拓展,貨源品類日益豐富,回程班列增長迅猛,真正實現各國合作共贏。相信,隨著“一帶一路”進程的不斷推進,以“中歐班列”形式開展的多式聯運將大有可為。

關鍵詞: 多式聯運 一帶 框架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