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講課形式 讓同學們在學習中找尋到快樂

“同學們,我是音樂老師周老師,今晚我們聊一聊范仲淹和他的《蘇幕遮·懷舊》,來一次與眾不同的文學體驗……”昨晚8點,文津中學初三(15)班學生聞思涵守在電腦前,點開“網上伴讀,云上導讀”的“知識膠囊”,感受別樣畫風的閱讀課。聽完音樂老師講解詩詞后,聞思涵感慨:“每天網上伴讀就像開‘盲盒’,充滿驚喜,古典音樂配宋詞,好聽、好記、好享受”。

新學期,文津中學將導學稿和校本化網課“知識膠囊”有機結合導入每天的“云學習”,除了各學科的學習外,還將體育鍛煉、心理疏導、家務勞動也安排進每天的居家學習計劃中。“今年,我們特別將‘五個一百工程’中的相關內容進行挑選,經過整合、精減、壓縮、提煉、創新,請老師們設計課程,作為課后延時服務的內容,在晚間為同學們呈現。”文津中學校長王軍文告訴記者,每晚8:00-9:00 學校會準時推出“網上伴讀,云上導讀”的內容,由學生們自主選擇收看。

學校語文老師季帥首次嘗試用揚州評話來上課。“說時遲,那時快,武松見老虎撲過來,只一閃,就閃在老虎背后……老虎更急了,咆哮著,張開大口又撲過來。今天的揚州評話《武松打虎》到這里就結束了,預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一口地道的揚州話,讓季帥當晚網課點擊量爆表,甚至有學生們當晚就催著他“上新”。

季帥說,選用揚州評話的形式來講課,一方面是想從傳統文化的視角調動起學生閱讀的興趣,另一方面也考慮到現在會講方言的學生越來越少,通過揚州評話讓學生感受方言的魅力。“開始還擔心會冷場,沒想到還挺成功的。學生們都等著聽下回分解,不少急性子的學生已經開始去書里找答案了。”

“只有出彩、新穎、有特色的形式配合內容才能留住‘人氣’。”王軍文介紹說,創新形式講課的目的就是讓學生的人文、科學積淀與素養從云端落地。“未來我們還會不斷探索,更好激發學生興趣愛好,在學習中找尋到快樂。”(田文薈)

關鍵詞: 盲盒 特色 新穎 興趣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