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教育面臨辦學特色不鮮明、技能人才發展渠道窄等問題

“職業教育發展好了,能夠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成長成才路徑,并有效分流高考升學的壓力,避免‘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的現象,為深化教育改革創造更好的條件。”2月19日,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王繼平在教育部發布會上表示。

與中央的要求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相比,我國職業教育還存在諸多弊病,王繼平進一步指出,職業教育還面臨“社會認識存在偏差,技術技能人才發展的渠道窄;辦學特色不鮮明,職業教育吸引力不強;對職業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平衡,企業參與辦學的積極性不高等問題。”

近日,國務院正式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了7個方面20項政策舉措,推動職業教育的深層次的改革和轉變。

其中,《方案》提出,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即學歷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養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促進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狠抓教師、教材、教法,打一場職業教育提質升級攻堅戰。

《方案》進一步提出,要加強職業教育辦學質量督導評價,建立職業教育質量評價體系,支持組建國家職業教育指導咨詢委員會。做好改革組織實施工作,加強黨對職業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建立國務院職業教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

“目前,國務院職業教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已經建立,我們將會同聯席會成員單位出臺一系列配套政策,集中形成若干政策紅利。各地要抓緊完善本地的職業教育工作機制,發揮好聯席會議的作用,推動形成發展職業教育的巨大合力。” 王繼平在上述發布會上表示。

此外,國辦已印發《關于對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進一步加大激勵支持力度的通知》,將職業教育列入加大激勵支持力度的重點內容。王繼平介紹,教育部正在制訂具體激勵辦法,對改革成效明顯的省份進行重點激勵。推動建設職業教育改革試驗區和其他試點,促進職業教育融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同時,王繼平說,教育部將充分發揮學校育人主陣地和主渠道作用,以實施“中國特色高水平高職學校和專業建設計劃”為引領,堅持職普招生比例大體相當,更大規模培養培訓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推動職業院校教師、教材、教法改革,著力提升職業教育吸引力和人才培養能力。探索長學制培養高端技術技能人才,推動具備條件的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

“我們將注重發揮行業企業作用,厚植企業承擔職業教育責任的文化環境,引導社會各界特別是行業企業積極支持職業教育。會同有關部門研究興辦職業教育的企業教育費附加減免政策,繼續完善激勵機制,為社會力量興辦職業教育探索更多路徑,激發行業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內生動力。” 王繼平表示,還要推動多元辦學。

關鍵詞: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