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石十五中“禮儀教育”獲評2017年度“黃石市德育活動品牌”

12月4日,黃石市教育局通報了2017年度德育活動品牌評選結果,黃石十五中“禮儀教育”被評為“黃石市德育活動品牌”。

尚禮守法是每個人立身社會的人格基石。早在2009年,黃石十五中就首開禮儀課,經媒體報道后引起很大反響。在黃石港區教育局全面推進“幸福德育”課題研究后,該校又把禮儀教育作為“幸福德育”的子課題進行探索實踐,學生的文明禮儀規范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

明確活動主題

找準養成教育切入點

黃石十五中成立了文明禮儀教育活動領導小組、規范訓練小組和監督小組,扎實有效開展禮儀教育。該校德育處牽頭,發動全校師生查找身邊不文明行為,發出“向不文明行為陋習宣戰”的倡議書,制定《黃石十五中禮儀規范要求》《班級文明禮儀公約》,確定了“厚德端行知榮辱,文明修身樹新風”的活動主題。

七年級側重于“知禮”,要點是學禮儀、知陋習;八年級側重于“行禮”,要點是講禮儀、除陋習;九年級側重于“評禮”,要點是辨禮儀、批陋習。在文明禮儀活動實施方案中,各年級的教育重點有所側重,形成一個序列,要求逐步提高。

通過一系列活動的開展,該校形成了文明禮儀規范教育“一把手”親自抓,德育主任具體抓,學校教職工全員抓,學生家長配合抓的工作格局。

開設禮儀課堂

完善校本課程顯特色

該校組織編寫校本課程《黃石十五中禮儀教育》,每周1節校本課程,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文明禮儀培訓,有目的、有計劃地將學生帶入良好人際關系的殿堂。

校本課程的內容主要包括“基本禮儀”“家庭禮儀”“校園禮儀”和“社區禮儀”四個篇章,每個篇章細化為若干小專題。

課程既有學生應該具備的常規文明禮儀專題教育內容,如“國旗國旗我愛你”“尊敬老師人人夸”等,又有根據學生實際亟待加強的文明禮儀專題教育內容,如針對學生如廁不文明現象,開設“廁所也要講禮儀”專題教育;針對學生衣冠不整、校服不規范等問題,開設“穿衣戴帽有學問”“精神抖擻進校園”等專題教育。

開辟禮儀窗口

傳遞更多社會正能量

讓每面墻壁都會說話,讓每個角落都成為習慣養成的沃土。因為滲透在環境中的教育,往往是富有影響力的教育。校門旁的校風、校訓、教風、學風,展現該校的發展藍圖。

教學樓內,融藝術欣賞、愛國主義教育、行為習慣教育、熱愛家鄉教育、環保教育、名人名言、勵志故事等為一體的走廊文化,潛移默化陶冶著學生的情操,還有“輕聲慢步”“上下樓梯切勿擁擠”等溫馨提示語。

每間教室,班級風采墻開辟有“禮儀之窗”專欄,內容豐富多彩:有學生自編的禮儀常識、標語,有學生搜集的禮儀故事、教師編寫的禮儀知識測試題、班級“禮儀之星”照片。還有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活動的圖片等,一張張笑臉仿佛在告訴大家:“好習慣,我能行。”

開展多彩活動

養成良好習慣伴一生

從走進校門的第一步開始,從新生開始抓文明禮儀教育。黃石十五中結合新學年開學、新生入學等進行文明禮儀教育,結合新生軍訓,舉辦專題講座,對學生提出明確、詳細的文明禮儀常規,讓每個學生心中有數,逐漸養成良好的習慣。與此同時,加強學校、家庭和社區的聯系,形成文明禮儀教育的合力,增強教育的效果。

每年的清明節、教師節、公民道德宣傳日、國慶節等重大節假日,每周的國旗下講話、主題班團隊會、宣傳欄、廣播站、黑板報,每天的校內文明示范崗,各學科滲透文明禮儀教育等……每一堂課、每一位老師都是文明禮儀的實踐者、先行者和教育者,黃石十五中抓住各種契機加強文明禮儀教育,讓文明禮儀時刻扎根于學生心中。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黃石十五中大力評先獎優,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每學年評選“校園驕傲之星”,每學期評選“校園之星”,每個月評選“文明班級”和“優秀班級”,各班每學期期中、期末評選兩次“文明學生”“學習標兵”。榜樣的推出,弘揚正能量,促進班風、學風好轉,整體提升學生的文明素養。

“坐姿站姿腰挺直,請教回答問題先舉手,遞接物品要雙手,用心聽講不走神”,這是黃石十五中的課堂禮儀。“不跑不鬧不爭搶,輕聲慢步靠右行”“遇到老師同學問聲好,禮讓風度滿校園”,這是黃石十五中的校園禮儀。老師們說,學生講文明的多了,助人為樂的多了;家長們說,孩子懂事多了,懂得孝敬父母了。

文明禮儀教育,在黃石十五中師生們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已經成為該校德育工作的一大特色。

關鍵詞: 黃石市 黃石 十五中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