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大數據系統為貧困生量身定制資助方案

借助大數據,實現學生資助方案的精準匹配。9月3日,新學期正式開學前,記者從電子科技大學了解到,該校利用時下最先進的大數據系統,提前為1400余名貧困新生“畫像”,量身定制個性化的資助方案。

采集約40類新生數據提前評定貧困狀態

“同學您好!經過篩選和審核,您將獲得新生路費或生活補助資助,此項費用將在迎新結束后打到您的卡上,請注意查收!祝你一路順風!”9月1日,該校軟件工程專業2017級新生陳星(化名)收到一條暖心短信,正為路費發愁的他松了口氣。陳星家住山西省忻州市偏遠山區,全家靠父母微薄的務農收入生活,還要供養患有腦血栓的爺爺。系統了解他的情況后,智能生成了相匹配的資助方案,其中就包括路費補助。

該校學工部部長于樂告訴記者,今年學校運用大數據分析技術,推出資助數字化迎新工作。2017級新生獲取電子錄取通知書時,即可訪問學校資助中心的“智助系統”,完成個人信息填報、在線照片上傳等環節,一次填表即可實現數據共享,提高了效率。據此,學校提前采集到約40類貧困新生數據,包括學號、專業、宿舍、生源地、高考成績、是否單親、是否殘疾、是否五保戶、是否辦理生源地貸款等全面信息。

在此基礎上,系統運用大數據技術,全面分析新生的家庭經濟情況、生源地經濟情況、家庭組成情況,提前評估他們的貧困狀態,并劃分為特別困難、困難、一般困難和不困難四個級別。針對每位新生的數字畫像,為他們生成相應的貧困指數,匹配對應的貧困等級。在系統里,輔導員和相關管理人員可以看到對應管轄學生的實時最新數據,為學校的智能管理與決策提供了科學依據。

系統生成貧困生特征集量身定制資助方案

精準評估后,系統還可以全面刻畫貧困新生的群體畫像,從而形成貧困學生特征集,將貧困學生劃分為低保家庭、貧困地區、家庭負債、意外事故、單親家庭等10大類。貧困原因不同,所需也不盡相同。系統根據新生的困難程度、應急程度等劃分了資助優先級,并根據其貧困狀態,智能匹配個性化的資助方案。

“學校給貧困學生的,不應該僅是物質資助,還應引導和支持學生的能力提升。”于樂說,考慮到貧困生進校后的全面發展,學校還為學生提供了44項發展性資助菜單,包括各類獎學金、素質提升計劃、啟夢留學計劃、短期出國交流等,鼓勵困難新生努力發展學業、增長見識,提升綜合素質和個人能力。

據悉,該校在新生入校前總共為困難新生發放了10余萬元各類補助,確保學生不因貧困而輟學。(記者 陽帆 江蕓涵)

關鍵詞: 貧困生 方案 數據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