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的名義”杜絕村官億元貪腐黑幕

最近,《人民的名義》這部電視劇持續熱播,觀眾們對劇中反腐倡廉的情節津津樂道。尤其是在前兩集中,一名處長在短短4年里貪污受賄2億多元,這讓觀眾們感到震撼。雖說電視劇的情節大多是虛擬的,但在淮北市烈山村,就曾有過一名“巨貪村官”。(5月8日網易網)

如果說反腐大戲《人民的名義》中,一名處長因為位要權重貪污受賄2億多元讓觀眾們感到震撼,那淮北市的“巨貪村官”私吞1.5億足以令人咋舌了。相信不少人想不通,村官之位何能吞進1.5億?畢竟,村官僅僅是基層自治組織中的干部,在職級上并非身高權重,一般來說難入大眾法眼。

其實,在源源不斷的反腐成績單上,村干部不再那么不起眼,某些村干部創造的腐敗一個比一個奇跡,上千上萬的腐敗金額往往都是小菜。劉大偉私吞1.5億的腐敗業績,絕非一日之“功”,其累計金額之高,涉及金額之巨,讓不少“老虎”“蒼蠅”都難以望其項背。縱觀新聞報道,劉大偉并非有強大的“洪荒之力”相助,關鍵是在于不懼職位小,沒有敬畏之心。從獲得礦長的位置伊始,為了將集體的礦產變為自己的私家“撈金池”,不惜鋌而走險,安插親信人物、暴力強拆,甚至因此獲得領導“賞識”成為村支書。

某些基層干部的權力任性程度,本身就法紀觀念淡薄,還利用某些制度漏洞,辦事不透明,集體事務不公開,就容易發生利用職務之便,打通關系、買通上級的危險。民間流傳一句順口溜“大老虎離我們太遠,眼前蒼蠅每天撲臉”,十分形象地描繪出基層干部惡心的腐敗現象。此案中,如果上級積極監管,早提醒、早發現、早揭短、早懲處,絕對難以造出村官1.5億的巨腐“業績”。

杜絕基層的腐敗黑幕出現,不僅僅是按部分村官意愿辦事、按所謂的流程操作那么簡單,關鍵是要建立集體收支公開機制,同時并入上級監管、村民監督雙重機制,積極主動公示村務信息,向群眾要工作思路的金點子,做到內無私心私欲,外無貪占惡習。同時,上級對于村務的監督管理還須從墻上走入心上、落實到行動上,伸長執紀鐵手,善于發現,發現一起從快從嚴查處一起。

關鍵詞: 村官 黑幕 名義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