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行“正衣冠”,下效“對標干”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政治局落實八項規定的措施不斷推出,以實際行動為全黨全社會作出了表率。“子帥以正,孰敢不正。”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通過的《準則》和《條例》,突出了領導干部這個重點,顯示了我們黨自我凈化的高度自覺和責任擔當。(人民網)

“吳王好劍客,百姓多創瘢;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關鍵少數”的德行就是下屬的“風向標”。雖然一些干部仰領導鼻息辦事,看領導臉色說話是為了阿諛奉承,但是言領導所言、干領導所干仍然是主流,領導言行依然是下屬干部的“對標”主體。所以,高級干部的德行,是一種無聲但有效的黨風廉政治理。

老百姓“從行不從言”。不是臺上演講氣貫長虹、說教“口吐蓮花”,就能河清海晏,關鍵還是要看領導的作為,“大干部公款喝小酒被處理了,小干部就知道輕重了”,“大干部遵從‘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小干部就知道如何處事了”。“關鍵少數”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總是在潛移默化影響著黨員干部的價值取向、行為規范,如果領導干部,說話穩穩當當,辦事規規矩矩,為人誠誠懇懇,工作踏踏實實,公私分明,公道正派,就會使地方和單位風清、氣正。

毛澤東同志說過:“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的因素。”領導干部做得好,就樹起一根標桿,帶動一片,凝聚起干事創業的正能量;做得不好,就會“上梁不正下梁歪”,帶來負面的示范效應。“關鍵少數”就是“火車頭”,“火車開得快,全靠車頭帶”,如果火車頭不守規矩、越出軌道,后面的車廂還能安全抵達嗎?結果只會是嚴重出軌。

所以,“關鍵少數”“高級干部”要當好“火車頭”“領頭雁”,率先垂范、以身作則貫徹和執行《準則》和《條例》。心中有度,懂得節制欲望、控制本能;心中有界,守規矩、講分寸;心中有戒,克制私欲、抵抗誘惑。“說一千道一萬,不如踏踏實實干”,領導“惡”官僚主義,就是警示干部勤下基層;領導“好”嚴以用權,就是提醒干部嚴把審批,高級干部的行為規范就是從嚴治黨的“軟約束”。

關鍵詞: 衣冠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