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3年行動計劃,建設500座與景區景點融為一體的旅游廁所
12月9日,永順縣芙蓉鎮擺手堂廣場人山人海,一年一度的土家族舍巴節在這里熱鬧舉行。
廣場旁、樹蔭下,一個磚木結構、古色古香的廁所,也成了熱鬧之所在,人們進進出出。進去時,表情略顯焦急;出來時,一臉的輕松與愜意。幾位外地來的客人,出來后發出了議論:“真沒想到,一個小鎮上的廁所,竟成了風景的一部分,里面也沒有異味。”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旅游港澳外事僑務局黨組書記時榮芬告訴記者,自治州自2016年起,制定了“廁所革命”的3年行動計劃——建設500座風格各異、與景區景點融為一體的旅游廁所,目前已完成221座,在建51座。
自治州“廁所革命”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結合,要求每個鄉村旅游示范村必須建設A級旅游廁所2座以上,并納入州委“五個文明”績效考核、州政府目標管理。穿行在自治州的各大景區景點,風格獨特、具有土家族苗族建筑特色的廁所,比比皆是。
鳳凰縣在推進“廁所革命”過程中,堅持“政府+企業+社會”的投資與建設模式。鳳凰古城核心景區的老菜街、東正街、民俗園,以及飛水谷、老家寨等景區景點,廁所都與景區景點十分協調地融為一體,讓游客感到賞心悅目。吉首市從景區景點、鄉村旅游精準脫貧工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城鄉人居環境改造項目建設、公共服務重點區域等5個方面入手,抓實“廁所革命”。德夯景區、乾州古城所建的廁所,檔次較高、功能齊全,讓人心情舒暢。
鳳凰縣飛水谷景區旅游廁所
鳳凰縣老家寨景區旅游廁所
龍山縣設立1000萬元生態文化旅游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支持旅游廁所、標識標牌的建設。旅游廁所選址合理,覆蓋面積廣,主要建設在旅游景區、主要鄉村旅游區、旅游購物街區等,覆蓋全縣主要景區景點。(記者 彭業忠 通訊員 歐陽小昭)
龍山縣惹迷洞廁所
永順縣老司城游客服務中心廁所
永順縣老司城環保停車場廁所
瀘溪縣浦市古鎮萬荷園旅游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