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寫字樓市場利好政策加持 大宗交易頻出

最近,全國多個城市二手房陷入“停貸”風波、深圳二手房成交跌入冰點、甚至上海驚現樓盤開盤“0認購”狀況……

2021年剛剛剛結束上半場,但房地產市場的風云涌動已經顯而易見,住宅市場調控密集,對于炒房客或部分買房人而言,一些更意想不到的“陰霾”或許會在下半年到來。

但是,房地產賽道可不止住宅這一個領域。在各地住宅市場大事件頻出的當下,有一個賽道正在悄然升溫,那就是——寫字樓市場。

01

利好政策加持

商辦寫字樓去化曾是前幾年的“老大難”,比如深圳,寫字樓空置率居高不下(一度超過25%,即超過1/4面積的寫字樓都空著),和住宅市場形成對比鮮明的冰火兩重天。

但2021年起,一番操作下來,反而是深圳住宅市場遇冷、寫字樓市場獲得了政策“大禮包”的支持——

7月1日起,《深圳市鼓勵總部企業高質量發展實施辦法》施行,提出了多條總部企業支持政策。在深設立的總部企業,符合一定條件可享落戶獎、貢獻獎、租房與購房補助等多項支持,購置辦公用房補助最高5000萬元。這便是真金白銀地支援企業購置辦公樓。

其他各個城市對于企業落戶的優惠政策也逐步增多,將大大增加辦公用房需求。

02

大宗交易頻出

最近這幾個月,北京、上海等核心城市出現多起大宗交易。如:

6月28日,凱德集團將6個來福士項目部分股權賣給中國平安人壽,價格約330億元;

6月中下旬,潘石屹宣布將SOHO中國91%股權出讓給黑石集團,交易價約195億元;

6月7日,和諧健康保險以90.6億元收購北京SK大廈

……

如此密集且高標的交易,著實不多見,這表明內地商業地產已經成為部分險資、外資眼中的“香餑餑”。

論及緣由,一方面,“三道紅線”等新規重塑市場邏輯,房地產商承壓之下拋售商辦資產,帶動寫字樓大宗交易。另一方面,營商環境不斷改善,企業擴張帶來更多辦公空間需求,外資買家在金融政策指引下大量入場投資。

03

市場需求火爆

據高力國際最新報告,2021年第二季度,北京甲級寫字樓市場延續了一季度的強勢行情,甲級寫字樓市場凈吸納量近37萬平方米,是近十年來北京首次連續兩個季度去化超20萬方。

過去十年,北京甲寫市場年均去化量約50萬方,今年僅用時半年去化量便已超過50萬方,提前完成全年去化任務。

待到年底,2021年北京寫字樓市場年度凈吸納量極有可能創出十年新高。

圖表來源:高力國際

事實上,自2020年底寫字樓市場已現回溫端倪;不止北京,上海等全國多個城市的寫字樓市場紛紛呈現出不同程度的上揚現象。

據58同城、安居客發布的《2021年Q1三十城寫字樓租賃指數報告》,三十個大中城市寫字樓租金指數一季度為94.07,環比上漲1.19%;經紀人信心指數為95.96,環比上漲12.5%。商辦經紀人信心不斷上漲,可見寫字樓市場現狀確實正在好轉。

所以,雖然住宅市場的調控力度空前,想在其中掘金難上加難,但是這也意味著其他市場迎來投資機遇。原先一度跌到谷底、不被看好的寫字樓市場,正在悄然之間抬高地位。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