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夫妻房 何止10平米的幸福

從木華夫婦在自己的“夫妻房”里。

李雪映攝

地拖了又拖;窗子擦了又擦;盡管上下鋪的被褥已拾掇得整整齊齊,臨出門時,從木華又爬上床把被角理了又理……

臨近春節(jié),忙了一年的從木華夫婦,打算回湖北潛江老家過年。記者到的時候,夫妻倆正在單間里收拾東西,要離開廣州了,他倆還真有點舍不得這個“家”呢 !

這個“家”,是一間約10平米的“夫妻房”——尋常的一間單身宿舍,為了節(jié)省空間,連雙人床也沒有放,像學(xué)生宿舍那樣支了張上下鋪。但在老從夫婦看來,這就是他們在大城市的家,天天收拾得干干凈凈。

夫妻倆在廣州番禺區(qū)亞運城F1地塊建設(shè)工地打工。他們的單間,位于工地生活區(qū)三層板房的二樓,左邊第四間。

從木華今年52歲,已在廣東干了33年砌筑工。幾年前,小兒子參加工作獨立生活了,妻子嚴冬珍就跟著老從到了廣東。在異鄉(xiāng)工地上,老從砌磚,妻子和灰漿、打小工,看一個眼神就懂對方意思,夫唱婦隨,其樂融融。

這樣簡單的幸福,老從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在外打工,自己都沒有一個窩,哪敢讓她跟我出來受罪?”從木華說,幾乎半輩子在外奔波,家人聚少離多,過去只有過年,才能短暫團聚。

老從的苦衷和經(jīng)歷,早期的打工者都經(jīng)歷過:工棚里大通鋪密匝匝擠滿了工友,床下撂著沾滿泥漿的鞋子,床上堆著充滿汗味的衣服,夏天賽蒸籠,冬天如寒窯……遇到妻子千里探夫,大多要到外面住旅館或租房。有的舍不得花錢,讓媳婦同住工棚,拉個簾子換衣服,媳婦尷尬,工友也尷尬。

去年初,老從選擇到中建三局廣州亞運城工地工作,就是聽說了這兒福利好,能為兩口子提供單間。

“開始是為了臨時解決夫妻住宿問題,試著在工地上用板房搭建‘夫妻房’,久而久之就成了傳統(tǒng)。”老從所在工地的項目經(jīng)理魏建拯說,政府提倡善待農(nóng)民工,我們搭夫妻房,也是響應(yīng)政府號召。

不光讓工友妻子住下來,還給她活兒干。“我們鼓勵夫妻倆一起來工地工作。”魏建拯說,工地也想方設(shè)法,盡可能多地為工友的妻子安排崗位,譬如,電梯管理員、塔吊司機、餐廳保潔等。

一個意想不到的結(jié)果發(fā)生了:妻子們的到來,改變了工地的精神面貌。過去生活區(qū),一堆老爺們過日子,難免又臟又亂又差,時而喝酒打牌,惹事生非。現(xiàn)在,環(huán)境干凈多了,還有人組織文娛活動,不時有歌聲傳來。媳婦在身邊,工友們心情好,工作效率高,不鬧事,也能長期留住人。

“兩口子在工地上一起干,多了個照應(yīng),賺的比以前多了。”老從算了算,倆人工資卡每月固定發(fā)錢,去年攢了大概有10多萬。錢賺了,也沒耽誤享受生活。夫妻倆一到周末,或者工地上閑下來,就會到周邊游一游,多了許多生活樂趣。

魏建拯說,只要夫妻倆一起來,我們都提供“夫妻房”。要是搭建不了足夠的活動板房,公司會在附近村子租農(nóng)民房提供給工友。“善待民工,就是善待自己。現(xiàn)在,我們職工隊伍更穩(wěn)定了,施工進度和安全率也比以前大大提高。”

“夫妻房”不是老從所在工地獨有的風(fēng)景。走進廣州亞運城和番禺區(qū)多個工地,都能看到活動板房改建的“夫妻房”。推門一瞧,空調(diào)、窗簾、床鋪、衣柜、照明等設(shè)施齊全,24小時有熱水。

這樣的日子,從木華很知足。小小夫妻房,藏著的何止是10平米的幸福!( 李 剛 )

關(guān)鍵詞: 10平米的幸福
圖片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wǎng)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guān)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