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社保不互認 技師落戶有點難

本報記者 豐家衛

5月19日,剛入職天津某科技公司4個月的吳先生,在事先準備好“學歷型人才”落戶所需的材料后,只花了20分鐘就在天津市某區人才引進聯審窗口辦理了落戶,如愿以償成為“新天津人”。而他約有150名同事因為不符合天津人才新政關于“學歷型人才”的條件規定,至今仍在焦急地等待如何把戶口落下來。

5月16日中午,天津市宣布“海河英才”行動計劃,放寬了各類型人才的落戶條件。這個相對寬松的落戶計劃至今被先后打了4次“補丁”,比如在天津無住房、無工作、無社保的“三無”申請者須先調入檔案才可辦理準遷證、外地有工作的人員不得戶口空掛等。上述公司人力資源部劉經理覺得,人才新政不斷嚴格對企業真正留住人才來說是好事,同時,公司一部分不符合“學歷型人才”落戶條件的員工也在期盼著盡快通過其他人才引進類型落戶。

現象 社保不符被卡

這家科技公司是去年10月由北京整體遷往天津的,員工有1100多人,無論是企業規模,還是技術實力,都是行業里的領先者。

“公司有500多人有落戶需求,但是真正符合‘學歷型人才’落戶條件的有300多人,這些人落戶沒有問題,這幾天已經陸續在辦。” 劉經理說,不過,公司有一些老員工,他們學歷不高,并不符合“學歷型人才”落戶條件,但同時他們又是公司的技術骨干,屬于公司急需的人才。

“海河英才”行動計劃放寬了對學歷型人才、資格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創業型人才和急需型人才落戶天津的條件。劉經理最初想嘗試著從技能型人才落戶條件上突破,但在實際操作中很快就遭遇新的問題。

根據“海河英才”行動計劃,對于技能型人才落戶條件的規定為:高等職業院校畢業并工作滿1年或中等職業學校畢業并工作滿3年的,具有高級職業資格、不超過35周歲,具有技師職業資格、不超過40周歲,具有高級技師職業資格、不超過50周歲。

“對于那些中專學歷的人來說,新政策要求工作滿3年,意味著要在天津繳納3年社保,這一下子就把公司所有此類型的人卡在了落戶條件之外。” 劉經理解釋說,盡管很多老員工在北京工作的時間都達10年以上,但公司去年10月才由北京遷到天津,在天津繳納社保的時間不足3年。

技能型人才落戶走不通,劉經理開始琢磨急需型人才落戶。因為根據“海河英才”行動計劃規定,對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數字創意、航空航天、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重點企業的急需型人才,由企業自主確定落戶條件。

不過,急需型人才落戶尚不可行,因為要符合這個條件,前提是首先要審核企業的資質。劉經理對企業的資質有信心,關鍵是,目前對于急需型人才落戶的一系列工作尚未有實質性進展。

焦慮 員工擔心孩子入學

劉經理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相關政策的進一步細化,無論是技能型人才還是急需型人才,都會有一個最終的解決方案。“但是,一些員工焦慮,細化政策目前沒動靜,會耽誤孩子入學。”

即將到來的6月,新入學的孩子陸續開始報名,按照天津目前的政策,如果沒有戶口,孩子就沒有學籍,高考則回原籍參加考試。

天津市人社局5月19日發布的《引進人才落戶實施辦法政策十問十答》稱,天津實施人才新政,主要是吸引人才來天津創新創業。在外省市有工作單位的人員,不能按在津無工作單位申報落戶。

網絡上普遍認為,被這個政策“補丁”婉拒門外的,是那些本來在其他地方有工作,只想通過這次機會落戶天津享受天津的教育紅利,卻不來天津工作的人。面對大批抱有上述想法的人員,天津市相關部門已對政策作出解讀,認為此次“海河英才”行動計劃引進的是人才,特別是優秀年輕人才和高端人才,不是戶口批發,不是高考移民。

“我們把公司遷到天津時,有95%的人隨遷,因為公司的效益好,天津的整體發展環境也好,很多老員工愿意來天津發展。” 劉經理介紹,這些愿意留在天津發展的員工可以說趕都趕不走,他們的孩子也完全不同于高考移民。目前的人才落戶政策讓這部分人看到了希望,又無法很快抓到手里,隨著孩子開學的時間臨近,他們愈發焦急。

解決 期待政策進一步細化

記者調查發現,這家科技公司員工遭遇的落戶問題并非個案,落戶天津某科技園的京企負責人王經理告訴記者,按照天津先存檔再落戶的要求,他并不符合條件。因為目前落戶天津的企業大多是北京公司的分公司,他在北京和天津的公司同時任職,在北京繳納社保、但多數時間在天津工作,在天津繳納一部分稅。

與此同時,落戶中介蠢蠢欲動。劉經理擔心員工會“鋌而走險”,她的微信朋友圈有人分享的中介落戶價碼甚至開到了5萬到22萬元。“但是我一再對員工強調,千萬不要選擇這種途徑。”劉經理說,作為公司人力資源主管,更希望針對急需型人才的進一步細化政策抓緊出臺,然后有需求的員工光明正大地辦落戶。何況通過中介落戶有很大的風險,如果后期被核查出有問題,會被拉進黑名單。

“急需型人才落戶,由企業自主決定落戶條件,這并不意味著企業會隨意決定落戶資格。相反,我們希望針對急需型人才落戶細化政策更緊一些,讓企業把真正的人才留在天津。” 劉經理告訴記者,公司屬于對技術要求很高的企業,通過落戶留住技術骨干也迫不及待。對于社保年限問題,她認為,如果京津兩地能夠快速推動社保互認,那問題或許可以迎刃而解。

關鍵詞: 京津 技師 社保
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
新化月報網報料熱線:886 2395@qq.com

相關文章

你可能會喜歡

最近更新

推薦閱讀